最新消息 學門簡介 相關網站 所內專區 聯絡信箱 回首頁 中研院史語所
 
   
  台灣考古館簡介

臺灣考古館有前後二棟建築,使用空間共計971坪。前棟建於1958年,為二層樓建築,計353坪,後於1979年為紀念李濟先生對考古學的貢獻,改稱「李濟紀念館」,是本院最早的建築之一;後棟則於1968年起分期增建完成。2008年,為改善後棟館舍安全及環境品質,進行改建,於2012年7月竣工啟用,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之建物,計617坪。本館之建置以支援考古學術研究為目標,館內設有考古標本庫房、標本整理分析室、陶器修復室、科技考古實驗室、資料室、研究室以及電腦室等。從標本的清洗晾曬、整理分類,以至科學分析、建檔、入庫等等,均在館內進行。

考古館為本所考古學組(門)人員工作場所,初期以整理本所在大陸時期的發掘調查資料為主,從大陸運臺的所有出土文物都收藏於當時設於館內的大陸考古文物庫房,另外設有陳列室展出重要的出土品。1970年代初期,本所參加「臺灣省濁水、大肚兩溪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發掘採集了大量臺灣考古標本,也典藏於館內庫房。

本所歷史文物陳列館落成後,大陸考古文物、部分研究人員與工作人員轉至該館,考古館遂以執行臺灣考古研究為主,故又有「臺灣考古館」之稱。考古學門研究同仁大多以臺灣考古為主要研究領域,長年工作累積了大量的考古出土標本、田野記錄及相關文獻等,都是研究和重建臺灣古代文化的重要資料。

由於多年來累積的標本及相關資料數量龐大,層疊堆置,調件整理、研究不易。為方便管理、維護以及研究所需,2005年完成庫房典藏及工作空間改善工程,不但提升標本典藏之品質、建檔速度及調件便利性,對於支援學術研究亦大有助益。近年並將歷來所得考古資料及研究成果進行數位化,為學界提供服務。2004年規劃「臺灣考古陳列室」,以主題方式展示臺灣考古發掘史上具有重要學術價值之標本及田野資料。2007年初因應本館空間改善規劃而予撤除,另於歷史文物陳列館闢室重點展示。此外,為協助社教機構進行臺灣史前文化推廣教育活動,本館亦經常挑選重要標本支援各種展示需求,一方面展現本所考古學研究工作的過程與成果,另一方面也為臺灣史前史研究與教學提供服務。

本館另設有科技考古實驗室、切片室、生態考古實驗室、孢粉分析實驗室、陶器修護室及攝影室等,由專人提供科學分析及遺物修復的服務。

典藏方面,本館設有恆溫恆濕庫房、一般標本庫房、標本暫存庫房、重要標本室,依照遺物材質存放於合適的收藏環境,並由專人負責標本管理相關事宜。

此外,考古學門分別於歷史文物陳列館及研究大樓設立文物維護實驗室、攝影室與繪圖室等工作空間,以支援研究人員出版發掘報告所需之圖像與相關資料的建置工作。

臺灣考古館(前棟)臺灣考古館(前棟)

臺灣考古館(後棟)臺灣考古館(後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