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學門簡介 相關網站 所內專區 聯絡信箱 回首頁 中研院史語所
 
   
  學門簡介

學門召集人:邱斯嘉

本所設所之初,籌設八組,考古學即為其中之一。隨後組織重整只分三組,其中第三組負責考古學、人類學和民物學的研究。1934年,人類學研究任務從考古組移出另成立人類學組,第三組乃專責考古學研究。

1928至1937年,考古組在河南安陽進行了十五次發掘,發現了商代晚期都城的宮殿宗廟區和王陵區,出土大量有字甲骨以及銅器、陶器、玉石器等遺物,在當時疑古的學術氛圍下,科學地為中國古史研究開啟新紀元,奠定本所在世界學術界的重要地位。此外,從1928至1946年間,考古組也在中國各地從事許多考古發掘和調查,樹立中國現代田野考古的規範。

本所遷臺之初,考古組同仁專意整理在大陸發掘之資料,先後出版《中國考古報告集》(小屯、侯家莊、古器物研究專刊)等二、三十巨冊;稍後逐步開展臺灣考古調查與發掘。1972年國科會推動「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在本所成立「臺灣考古研究室」。此後,臺灣考古乃成為本所重要的工作項目,田野調查與發掘區域遍布臺灣本島平地與山區,涵蓋大甲溪、大肚溪、濁水溪、曾文溪、高屏溪等流域,以及綠島、蘭嶼、澎湖群島、金門與馬祖等離島地區。

本學門研究人員除主動性地進行考古學研究之外,並承擔內政部委託的臺閩地區遺址普查多年期工作,也長期協助政府及民間機構進行遺址類文化資產之保存、搶救、維護與推廣工作,在為國家社會承擔搶救先民遺產之責任之外,也完成學術資料的保全、研究工作。發掘遺址比較重要的有大馬璘、圓山、曲冰、左營、十三行、龜山、清水中社、南部科學園區遺址群、西寮遺址、萬榮平林遺址、八仙洞遺址,以及正在搶救發掘的臺南籬仔尾遺址、宜蘭漢本遺址與花蓮花岡山遺址,對臺灣從史前至歷史時期文化史的建構、先民生活與社會狀況樣貌的重建、島內範圍內甚至與週邊地區人群的互動,都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對臺灣史的書寫以及鄉土教育的推展,都有重大的貢獻。

考古學門目前的研究工作有三個主要方向:一、以中原為中心之亞洲大陸地區考古學研究(包括商周文明考古、中國上古史、佛教美術考古);二、以臺灣為中心擴及東南亞地區之考古學研究(包括臺灣史前史、南島民族起源與遷移史、考古學理論與方法),以及歷史考古學與臺灣早期歷史建構(包括九世紀以來環南海考古學研究、臺灣早期歷史之考古學研究、水下考古等);三、科技考古學(包括金屬器、陶器、玉石器、玻璃、遺址土壤的實驗分析)。為了在既有的基礎上深化研究水準以及拓展特色研究領域,以本學門研究同仁為主,另籌設「臺灣與東南亞考古學研究室」,匯整臺灣考古界的研究力量,進一步對臺灣及周邊地區的考古文化展開深入的探討。

自2013年起,本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轄下「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併入本所,強化了本學門中國東南沿海、島嶼東南亞及環太平洋西側地區的研究,得以與本學門臺灣、中原兩大重點研究區域結合,形成從中國東南沿海、臺灣到紐西蘭、澳洲及太平洋地區之整體跨區域考古文化的探索,在本院考古學研究群體歸一的狀況下,強化南島民族起源與遷移的課題,並發展跨學科的區域研究。



組織架構圖
組織架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