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井 陽 子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班)

  我參加第一屆兩岸歷史文化營,與各位老師、學員并著桌子學習討論,前往田野考察,同吃同寢,過了美滿時間。首先,道謝中研院史語所、蔣經國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以及所有的行政老師、工作人員。特別感謝史語所的各位老師,因為我還是一個外籍博士生,老師們給我一個機會是很驚喜。我好好把握這一次的機會,將來加倍努力,使自己的研究發展。

  我本身唸歷史而專門研究清史及近代邊疆史的關係,認識其他的人文領域的老師、學生的機會數也未幾。參加這一次的研習營,不只認識兩岸的唸歷史系的學員,認識唸考古、中文、藝術的學員,我個人非常高興。老師、學員的廣泛交流讓個人的研究角度廣闊,再回到自己的問題,也是研習營的正面意義。

  研習營的日程可以分三個部分,即演講、田野考察、討論。有關演講,師資、內容都很精彩。我個人的興趣來說,霍魏老師的三星堆的演講相當有意思。因為霍老師介紹三星堆發掘的歷史,算是四川的近現代史,民國時期發現三星堆的存在以來的發掘的階段。老師提供的發掘時照片及概觀圖,可以想像三星堆遺跡的全面貌。而且,之後大家去參觀三星堆博物館,一邊欣賞文物,一邊傾聽胡同學、古同學等考古學專家的解釋,學到事情更豐富。另外,我研究清史的關係,里贊老師及王東杰老師的演講相當有趣。里老師研究清代四川社會的訴訟問題,讓我們知道,當時的社會情勢及官方處理訴訟的內容、方式。而里老師不只送我們自己的最新大作,提供非常珍貴的檔案資料放在研習資料裡面,也很難得。王東杰老師發表四川的客家社會及會館的問題,雖然我對於客家人的知識也不多,只有知道台灣客家人的現況而已,但聽完王老師的演講之後,前往王叔岷家鄉,參觀街上會館,直接感受到客家移民文化。

  有關田野考察的部分,我印象很深刻的地方還是青城山以及峨嵋山。青城山是古來張道陵、杜光庭等著名方士修行的地方,考察當天雖然下雨而時間的限制,我心裡沉靜,就可以了解先人為什麼選擇青城山做成穩住修行的地方,因為山水美麗,山林青綠,每座山峰有幾個道觀,古色蒼然,很有風格。峨眉山是佛教聖地,中國四大佛山之一,規模非常大,頂點的金頂高度也為海拔三千公米以上。山上的天氣似乎比較容易發生靄霧,一下子消散,一下子就再發生,天氣的變化多又快,感覺很神秘。兩個地方都是離街頭很遠,隔離人世,自然資源很豐富,適合於穩住修行。一九六六年開始,文革風暴,迫害這些宗教聖地,歷儘破壞。現在,道士、僧侶還在青城山、峨嵋山修行,似乎回復宗教方面的機能。我親眼看見寺廟逐漸回復原來的環境,回顧中國現代史,感慨很深。

  討論的部分,我們受到李孝悌老師鼓勵,每晚討論的非常激烈,提高我們白天學習的程度。老師與學員的互動也不錯,有一晚綜合討論的時間,當天發表的老師都到場回答學員的問題,讓我深深感動。結束研習營之後也很多老師、學員保持聯絡,互相幫忙,真有團結。

  最後,我想要寫成都的部分。本來我很喜歡成都,這個古都很有特色,又是一個獨立性的地域。成都保持三星堆以來的獨特歷史文化,與其他的中國城市不同,確立自己的地位。保持三國時代、唐代的文化的城市,實際很罕見。近年的經濟發展也非常出色,我一九九八年訪問成都,與現在改變了許多,成為世界上的有數的大城市。希望能夠成都以後也一樣保持獨特歷史文化,我個人的願望來說,有機會待在成都更長期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