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訊息》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4年》

歐洲醫療五百年(全三卷)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Europe Since 1500

出版日期:2014/08/13
作者:克爾.瓦丁頓(Keir Waddington)
譯者:李尚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出版社:左岸文化

簡介:
過去,醫學總是和「進步」劃上等號。醫界發展出精密的外科手術,輔以各式高科技儀器;研發新型疫苗,逐一攻剋威脅人類生命的傳染病;十九世紀,歐美的船堅炮利,搭配熱帶醫學,躍升為全球主導力量。不過,自一九六○年代以來,歷史學界挑戰了這樣的看法。醫學並非以線性的方式向前進展,後來看似造福人群的醫學成就,也並非在一推出時,便獲得各界接受。當展開醫學與人類社會的關係圖時,發現醫學並非拉動歷史的唯一引擎,疾病形態、常民觀念、實作、個人行動、醫療人員、機構、社會、文化與政治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這波持續四、五十年的研究潮流也帶來人類社會過度「醫療化」的省思,例如:婦女生產過程的醫療介入是理所當然的嗎?精神疾病的版圖持續擴大是否暗示沒有「正常人」了?但是,作者提醒我們,「醫療化」的批判角度簡化了我們和醫學的關係。我們該如何正視醫療對我們的衝擊,持平地評估醫療的貢獻和轉變?
全套書分成三卷(卷一:醫療與常民、卷二:醫學與分化、卷三:醫療與國家),以重要的議題為經,以大量的歷史研究成果為緯,試圖在堅實的史料基礎上,將常見的理論、概念與史學潮流檢驗、琢磨與修正。那將促使我們思索「進步」的意義,對「專業權威」進行批判性的思考。豐富我們對於醫學史的認識,也讓讀者意識到醫學的權威並非不證自明,醫學的改革反映了每個時代。
過去五百年來,把身體失衡和社會失序連結起來,向來是疾病的政治、文化與社會表徵的一部分,不論瘟疫或愛滋病都是如此;疾病的意義常超越其生物學層面。權力關係的微妙變化以及商業考量等因素,也都一直影響到醫療。──克爾.瓦丁頓(本書作者)
作者達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整理、綜合了近四十年來,對歐洲十六到二十世紀醫療社會史大量、多樣而豐富的研究成果,寫成一本精彩可讀的介紹性著作,讓讀者一方面能對現代西方醫療的歷史有宏觀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能掌握醫療社會史研究的發展、議題、爭論、面臨的挑戰與前景。──李尚仁(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作者:
克爾.瓦丁頓(Keir Waddington),英國卡地夫大學醫療社會史教授、歷史-考古與宗教學院學術發展主任。

譯者:
李尚仁,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科學史科技史與醫學史中心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曾獲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著有《帝國的醫師》(第二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1850-1960

出版日期:2014/03/30
作者:Bridie Andrews
出版社:Univ of British Columbia Pr (March 30, 2014)

簡介:
Medical car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was spectacularly pluralistic: herbalists, shamans, bone-setters, midwives, priests, and a few medical missionaries from the West, all competed for patients. This book examines the received dichotomies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medicine, showing how they have been greatly exaggerated. As missionaries went to lengths to make their medicine more acceptable to Chinese patients, modernizers of Chinese medicine worked to become more "scientific" by eradicating superstition and creating modern institutions. This book challenges the supposed superiority of Western medicine in China while showing how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deliberately created in the image of a modern scientific practice.


血之祕史:科學革命時代的醫學與謀殺故事
Blood Work

出版日期:2014/04/01
作者: 荷莉.塔克(Holly Tucker)
譯者:陳榮彬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簡介:
到底血液的本質是什麼?靈魂正確的位置在人體的哪裡?人和動物最大的差異是什麼?所謂「作為人類」的意思是什麼?
從微觀歷史的角度看來,我們可以藉案子來了解德尼這位醫生的崛起與失敗,那是個不為人知但卻引人入勝的故事。
從宏觀歷史的角度看來,透過這歷史上第一則輸血的故事,看見了十七世紀時英、法兩國的科學與社會正以過去無法想像的速度改變著,進而引發了世界的劇烈變遷。
這個歷史故事所涉及的科學與道德倫理的角力,其實至今我們仍然面對同樣的思辯,如在動物身上注入人體細胞等各種具爭議性的轉基因技術。

作者:
霍利•塔克(Holly Tucker),范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副教授,她同時受聘於醫學、健康與社會中心,還有法文與義大利文系,專研醫學史。她為《華爾街日報》、《舊金山紀事報》等報刊撰文。目前居住於田那西州納許維爾市。


卡路里與束身衣:節食、瘦身、飲食,及人類兩千年來與肥胖奮鬥的歷史
Calories and Corsets: A history of dieting over 2,000 years

出版日期:2014/03/01
作者: 露易絲.福克斯克羅夫特( Louise Foxcroft )
譯者:王以勤
出版社:麥田

簡介:
這不是一本瘦身書、也不是減重指南。當減肥執念已成為一種全民精神官能症時,社會上對肥胖產生集體反感,龐大的瘦身產業也隨之附和。我們必須挺身而出,探索漫長穢暗的體型與飲食史,並將其公諸於世,挑戰西方當今空泛的美麗標準,藉此徹底擺脫身材的桎梏,進而追求身心健康的飲食方式。
英國詩人拜倫擁有「病態的易胖體質」,最愛的瘦身餐是餅乾配氣泡水。奧匈帝國的西西公主,每天花一小時穿束身衣,甚至將自己縫死在衣服中。「家樂氏玉米片」發明人建議以水療法治療肥胖。
別再以高熱量的安「胃」菜來「寵溺壞心情」!
令人著迷的節食在幾乎沒有文獻記載的史前時代就已經出現了,直到兩千年前,了解肥胖有害健康的希臘人才發展出一套本質健全的節食方式——這套方式直至今日仍與我們息息相關。而人們為了擁有完美的體型,有各種極端且荒唐的減肥法,吃皂、催吐、穿束身衣等稀奇古怪的偏方都有人冒險嘗試。
肥胖不是福,飲食控制成為王道。但近年來,很少人能夠與食物發展出所謂的「正常」關係:減肥資訊頻繁轟炸,速食充斥,飲食環境在短短一個世代裡就已經產生劇變。假使把時間拉長——再往前推幾個世紀,就會發現瘦身產業多半是騙局一場。話雖如此,社會風氣依舊緊跟著最新的減肥熱潮,期待簡單快速的減重奇蹟早日問世,因為瘦身過程實在是太難又太枯燥。的確,我們對身體的態度,以及對脂肪、食物的態度,該是有所改變的時候了。

作者:
露易絲.福克斯克羅夫特(Louise Foxcroft),劍橋大學醫藥史(history of medicine)博士,對醫藥學和成癮不良嗜好的歷史研究頗深;其著作《更年期潮紅與科學研究》(Hot Flushes, Cold Science)獲得2009年英國朗門歷史獎(Longman-History Today Prize)最佳圖書。現為《衛報》(Guardian)與《倫敦書評》撰寫文章。


Medicine and Empire: 1600-1960

出版日期:2013/12/13
作者:Dr. Pratik Chakrabarti
出版社: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簡介:
The history of modern medicine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history of imperialism. Medicine and Empire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to this shared history - spanning three centuries and covering British, French and Spanish imperial histories in Africa, Asia and America. Exploring the major developments in European medicine from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o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the book shows that the major developments in European medicine had a colonial counterpart and were closely intertwined with European activities overseas; the incr easing influence of natural history on medicine, the growth of European drug markets, the rise of surgeons in status, ideas of race and racism, advancements in sanitation and public health, the expansion of the modern quarantine system, the emergence of Germ theory and global vaccination campaigns. Drawing on recent scholarship and primary texts, this book narrates a mutually constitutive history in which medicine was both a 'tool' and a product of imperialism, and provides an original, accessibl e insight into the deep historical roots of the problems that plague global health today.



 

 

電話:(02)27829555 轉353 傳真:(02)2786-8834
地址:台北市115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大樓61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