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簡介》
醫學的物質文化-歷史的考察   傳統中國的溫經藥方與老年論述   英國早期寄生蟲學的物質文化
醫療場域的物質空間轉換:一個台灣史的觀察   明清毒物的文化構圖   帝國日本與殖民地台灣的奎寧生產、流通與消費
以人為藥:明代本草書人部試探   鏡鑑生生:先秦至唐的鏡鑑與生命維護   龍骨的社會生命史
 
 

總計畫名稱:醫學的物質文化--歷史的考察
總計畫主持人:李尚仁
職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的醫學擁有極為豐富的物質文化。重要的傳統醫學體系如中醫、吠陀醫學與西方古典醫學都使用多樣的藥材,成分包括動植物、 礦物與化合物。現代醫學除了不斷增加的藥物與療法之外,還使用種類繁多的器械、儀器和材料,包括外科器械、試劑、實驗儀器、造影技術與各種診斷儀器 等等。醫學研究也需要各式各樣的材料,包括屍體、檢體、化學藥劑、實驗動物、基因資訊與人體試驗的受試者。其種類不斷擴增,需求也不斷擴大。醫學置 身於材料和人造物所構成的世界,醫療行為與醫學研究脫離不了市場交易,也無法離開禮尚往來的象徵交換。本計畫將研究傳統中國醫學與現代西方醫學的物 質文化,分析生產、分配、交換與使用等物質文化重要面向,並探討中藥材、毒物、寄生蟲、奎寧等醫療物的生命史。

《TOP


分支計畫名稱:傳統中國的溫經藥方與老年論述
分支計畫人:李貞德
職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本計畫擬以「傳統中國的溫經藥方與老年論述」為題,從性別的角度,探討物、人與社會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性別與醫療的研究成果備出,卻多集中探討 女性生殖的身體,對傳統社會中可能掌握權力的中老年婦女,其保健、用藥和身體論述著墨不多。但古代醫者對絕經前後女性確實開立調理藥方,且代有演變 ,談法亦不盡相同。近年來更年期保健甚囂塵上,雖以內分泌為認識身體的基礎,卻擷取傳統藥材湯散以為中老年婦女用藥。本計畫將從漢代張仲景的溫經湯 出發,全面蒐羅傳統中國醫學典籍中絕經女性用藥,分析其成分、劑型、使用、傳播及背後論述,從特定的藥物切入,探討二十世紀初更年期一詞及其觀念進 入中國之前,醫者對中老年女性身體的論述,尤其是宋代婦科醫學確立前後的發展。

《TOP


分支計畫名稱:英國早期寄生蟲學的物質文化
分支計畫人:李尚仁
職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計畫從物質文化的研究角度,以英國第一位寄生蟲學教授湯瑪斯‧史賓賽‧寇博(Thomas Spencer Cobbold, 1828-1886)與印度陸軍醫官提摩希‧路易士(Timothy R. Lewis, 1841-1886)的寄生蟲學研究為焦點,探討英國寄生蟲學早期歷史。從十八世紀後期到十九世紀中期,歐洲學界對寄生蟲的研究原本分散於醫學、獸醫學與自然史等學科,本計畫將討論十九世紀下半這些學科的寄生蟲研究成果與研究方法,最後如何整合成一專門學科的過程,探討上述兩位學者對此之貢獻,並分析帝國學術中心與殖民地邊陲的交換關係,以及博物館式科學的研究架構,如何形塑寄生蟲學的研究方向。

《TOP


分支計畫名稱:醫療場域的物質空間轉換:一個台灣史的觀察
分支計畫人:劉士永
職稱: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現代西方醫療約在法國大革命時期(1789-1799)出現了比較重大的變化,醫院不再只是收容貧苦病患與外科醫師尋求臨床經驗的空間,而在實驗生理學與理學檢驗興起的背景下,成為現代臨床醫療與教育的關鍵機構。相較過去以醫師為中心所建構起來的診療所/診所醫療,醫院醫療顯然不以個別的醫師為機構重心,反而是以複合體的方式體現了同時發展中的人體機械觀。於是,以人為全體觀察對象的診療所醫療,轉換成為以個別專科針對患者特定病症的醫院治療模式。此一轉換在世界各國發展的時間不同,進程也快慢有別;其原因除部分來自個別醫學教育系統的差異外,主要仍與當地的社會價值、醫療傳統,乃至於醫療資源與國家政策息息相關。1988年Lindsay Prior研究二十世紀英國醫療空間變化後發表專文,開此方面研究之先河;Annemarie Adams步舞其後,針對1920-30年代美國醫療場域轉變進行分析。相較之下,台灣現行研究偏重於1980年代以後的空間社會學觀點,且多數以醫院為研究對象。這些研究甚少涉及從診所到醫院的歷史演進,也因此忽略了近百年來台灣醫療主要的場域—診療所。本研究擬從歷史的觀點切入此一演進過程,除描繪台灣醫療主體由診所轉為醫院的過程,也希望能為此轉換所產生的空間意涵與內部的醫病權力關係變化提出一些觀察。

《TOP


分支計畫名稱:明清毒物的文化構圖
分支計畫人:張哲嘉
職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毒」是少數中外藥學共通的概念之一,然而各文明對於同一物質是否具毒性、以及毒性會如何作用,卻常有相當不同的理解。其原因涉及各民族對物質的分類法以及使用方式等因素,故與文化模式有著非常密切的關連,關於這點人類學家與歷史學者雖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而都殊途同歸得到近似的結論。正因此一特性,針對毒這個概念的深入探究,可望成為了解特定文化如何理解與運用物質、乃至文化建構對於科學知識的影響等課題一個極有價值的個案研究。有鑑於此,本研究將以明清時代的毒物認識為中心,探索中國有關毒之概念內涵、認識角度以及運用方法,並追尋其與其他藥學體系有不同意見的原因,藉此勾勒出明清中國與現代科學有關毒物認知上異同的文化構圖。本研究將運用大量利用與毒相關史料,如有關毒殺的刑科題本,配合豐富的「本草」典籍,乃至養生服食、食物禁忌、以及筆記小說等文獻,可以大致建構出傳統中國從理論到實踐,對於某一類別物質的毒性認識的全般面貌。進而可以此結果與現代理解的毒物相對照,從而釐清科學之毒與文化之毒的區別。本研究將釐清中國史中有關「毒」概念的理論與實踐,也會為中外比較藥學拓展對話的基礎。

《TOP


分支計畫名稱:帝國日本與殖民地台灣的奎寧生產、流通與消費
分支計畫人:顧雅文
職稱: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本計畫試圖從物質文化的角度探討明治時期至二次大戰期間於帝國日本與殖民地台灣生產、流通、消費的奎寧。奎寧為金雞納樹皮中的一種生物鹼,它的抗瘧名聲與功效,使其傳入日本與台灣的過程看來順理成章,也似乎毫無爭議地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事實上,十九世紀中後期,奎寧還被當成西方使節或名士出訪日本時致贈的貴重禮物,廿世紀前期,它已經成為日台常民家中的常備藥品,此一轉化必須從奎寧的生產、流通及消費面來考察。   從生產面來看,崛起於東京的新式藥廠星製藥,及由大阪道修町老藥舖轉型的武田、鹽野義商店,皆在不同階段擁有不同程度的奎寧生產技術。藥廠的成功並非一個孤立的技術革新事件,也可能造成供給量與藥價的連鎖反應。此外,十九世紀中至二十世紀前期的近百年間,奎寧至少透過三條路徑與大眾生活連結,包括瘧疾防遏政策下的無償配給、醫院開立及藥房販賣,使其以多種樣貌存在於常民社會中。從消費面來看,奎寧既高級又平凡、既用來保衛生命也用於死亡、既是人人競服的西藥,在瘧疾防治區又必須以警察強制患者吞服,只有置於社會文化的脈絡才能理解它的多元。

《TOP


分支計畫名稱:以人為藥:明代本草書人部試探
分支計畫人:陳秀芬
職稱: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副教授

回顧中國的歷史,人體的「使用」在醫療、養生、修真與巫術的操作過程中頗為常見。無論是以人體分泌物、排泄物來製藥與煉丹,或者是「割股療親」、「房中術」、「採生折割」等行為,都涉及對人體的完整或局部使用。直到當代,儘管「以人為藥」、「以人補人」的思維與作為看似逐漸式微,然而,在醫療、美容市場上仍可見到胎盤(素)與人尿製成品的應用。為了探究「以人為藥」、「以人補人」的歷史意涵,本計畫將以中國傳統本草書為考察對象,從藥物學的角度,反思何以現代人所避諱的人體「廢物」,古人卻將之用來製藥、入藥,作為治病、滋補、壯陽的「補物」。也由於明代本草書大量收錄「以人為藥」的資料,加上李時珍(1518-1593)《本草綱目》(1578/1596)的「人部」乃歷史上的集大成之作,因此本計畫將以此為探討核心。本計畫希望探究的,不僅是「人部(藥)」本身在本草傳統中的歷史沿革,更在於其所彰顯的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關係。除了潔淨╱污穢的概念與範疇之轉變,身體感、身體經驗與物質文化的關係亦是本計畫將深掘的議題。

《TOP


分支計畫名稱:鏡鑑生生:先秦至唐的鏡鑑與生命維護
分支計畫人:金仕起
職稱: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副教授

鏡鑑作為傳統中國人群的生活用具,在玻璃製品傳入中國以前,多為銅、錫、鉛、鋅合金,或鐵所製。它們的功能不僅拘限於映物照形而已,而是廣泛為傳統人群援引運用,包括了鎮邪除魅、引以為藥、藝術鑑賞,或入墓隨葬等不同面相。本研究計畫嘗試以鏡鑑入藥為例,從鏡鑑作為一項具體器物出發,檢視先秦至唐時期,傳統人群如何生產製作、流通運用這一器物的過程,並且釐清傳統人群環繞著這具體器物及其生產消費過程所建構形成的意義詮釋。我們希望因此能夠透過傳統人群的眼睛重新瞭解鏡鑑在其日常生活中的意義,以及這些理解和鏡鑑製作間的關係,掌握促成這些意義和鏡鑑實物之所在不同時代有所轉變的可能機制。

《TOP


分支計畫名稱:龍骨的社會生命史
分支計畫人:陳元朋
職稱: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龍骨」是傳統中國醫學裡的常用藥物。從文獻上看來,「龍骨」見載於傳統中國醫療文本的時間,至遲不晚於公元1至3世紀間,而傳統醫家對於這味藥物的使用,基本也是長期而持續的。 本研究計畫將配合主題計畫「醫療與物質文化」的設定方向,從「醫療」與「物質文化」的角度,對「龍骨」這味藥物進行跨領域的研討。對於本研究計畫而言,古代中國先民所抱持的「龍/龍骨」關聯認知,正適足導引出一個潛藏於「醫療」與「物質文化」兩範疇裡的研究議題:此即,一種長時間被人們運用於醫療目的的素材,人們竟然很可能完全錯識其物質屬性。而要加以說明的是,本研究計畫並不認為認知上的謬誤,就必然會導致相關知識,乃至於價值體系的全面崩解。以「龍骨」這個個案而言,物性的錯解,不僅沒有影響其醫療功能的建構,甚且還形塑出一種獨特的物之價值文化。
本研究計畫擬在未來的研究歷程裡,針對「龍骨」的「本質」、「運用」、「產銷」、「交換」,乃至於相關膺品所體現的「價值意涵」進行細部的探索,而其最終所要達成的目標,則是重構一個具有貫時屬性、質屬醫療層面的物質文化史。

《TOP

 

電話:(02)27829555 轉353 傳真:(02)2786-8834
地址:台北市115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大樓61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