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的文化史——歐洲中古到近代初期視覺藝術提供的思考 

花亦芬
台灣大學歷史系

(一)上課大綱   

  中古到近現代初期的歐洲視覺藝術是以宗教藝術為主,本講將從中古教堂藝術出發,探討何以教堂的雕刻藝術充滿了情緒的表現。有表現可怕駭人的妖魔鬼怪 (Holy Terrors),但也有充滿笑意的表達。本講將從探討這些問題出發,討論中古宗教藝術裡「笑的藝術」背後所反映出來的文化史問題,以及這個「笑的傳統」如何影響近現代初期世俗畫像的繪製。

(二)思考問題

  1. 如何解讀中古宗教藝術裡的人物表情?以及這些表情代表的情緒意涵?
  2. 視覺藝術表達的語意多元性對歷史研究的意義是什麼?

(三)指定閱讀資料

  1. Elina Gertsman. (2010). “THE FACIAL GESTURE: (MIS)READING EMOTION IN GOTHIC ART”. Journal of Medieval Religious Cultures, 36 (1), pp. 28-46. doi:10.5325/jmedirelicult.36.1.0028 (請見所附檔案)

(四)參考書目

  1. Barbara H. Rosenwein. (2002). “Worrying about Emotions in History”. (請見所附檔案)
PreviousNext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