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憤怒——日治晚期藤澤茽的原住民心理學實驗 

巫毓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一)上課大綱   

  1. 理蕃、霧社事件與台北帝國大學心理學教室。
  2. 退化理論、民族心理學與情感心理學。
  3. 藤澤茽的憤怒社會心理學實驗。
  4. 實驗結果的再詮釋與省思。

(二)思考問題

  1. 民族精神醫學與民族心理學的殖民脈絡與殖民性。
  2. 情感的實證科學理論,包括生物學、精神醫學、心理學與社會學理論的特質與侷限。
  3. 情感的文化政治與身體政治。
  4. 情感的歷史學與人類學詮釋。

(三)指定閱讀資料

  1. 巫毓荃,〈消失的憤怒——日治晚期藤澤茽的原住民心理學實驗〉,《新史學》第18卷第2期(2007),頁103-155。
  2. Theodore Jun Yoo, “A Touch of Madness: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 It’s Madness: The Politics of Mental Health in Colonial Korea (Oaklan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6), pp. 77-108.

(四)參考書目

  1. 申荷永,《充滿張力的生活空間—勒溫的動力心理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
  2. Kurt Danziger, Constructing the Subject: Historical Origins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 Daniel Pick, Face of Degeneration: A European Disorder, c.1848-1940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4. Junko Kitanaka, Depression in Japan: Psychiatric Cures for a Society in Distress (Princeton;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2).
PreviousNext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