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僧人犯罪原因初探 |
柳立言 2007.11.9 |
信件2007.100.9 |
各位學員:
十一月九日討論的題目是「宋代僧人犯罪原因初探」。僧人泛指持有度牒的出家人,罪是國法中的罪名,包括偷盜、殺生、淫亂、飲酒等(請見《慶元條法事類•道釋門》,佛門五戒則是不偷盜、不殺生、不淫亂、不飲酒、不妄語)。
?? 要看哪些資料,在乎研究的方向。方向沒弄清楚,對有用的資料便會視而不見。我給各位的功課,是在500字以內,寫下研究的方向,請在十月二十日前email給我,我再提供閱讀資料。謝謝。 |
信件2007.11.28 |
下面是十一月九日的討論資料,作用有三:
1.回應學員的問題。十份功課中,李如鈞、楊俊峰、陳韻如及黃偉廷較佳。
2.從閱讀一手史料發現問題。閱讀時請扣緊主題,不要漫無天際。
3.指出容易偏差的研究觀念和方法。
[研究宋僧犯罪原因的方向]
僧人何以犯罪?有些學員回答是欲望。俗人在成為聖賢之前,都有欲望,如好名、好利、好色,有些人以合法的手段取得,有些人以不法的手段取得,後者才謂之犯罪。同理,僧眾在成為聖僧之前,難免有欲望,例如較好的生活條件,為何有些僧人敢以非法手段取得?
假如各位多留意社會新聞的佛界人仕犯案,便可回答得不錯。個人感受最深的,不是犯者個人的毛病,而是誘使其一再犯罪的因素,例如信徒的無知、法律的無能、佛界的無言,和受害者的無助(甚至受同門和社會的非難)等,都使犯者敢於一犯再犯。換言之,是佛界的「自律」出了問題,而法律和社會沒有發揮「他律」的功能。所以,宋代佛教本身是否出了毛病,法律和社會有無助視甚至縱容僧人犯罪,都是研究的方向,每個方向都包含若干問題。
假如各位能掌握「僧之所以為僧」這個重點,運用常識,亦可回答得不錯。茲舉一例:要成為僧人,跟各位要成為碩士和博士有共通之處,即要通過特定的教育。假如我的問題是:今日研究生的水準為何大不如前,相信大家都能下筆千言,一個原因是教育失敗;同理,僧人的「教育」(養成)就是研究僧人犯罪的一個方向,它包含若干問題,例如師資、教材、教學方法、圖書設備、學習環境、學生守則(等於佛教的戒律和清規)等。
假如各位能從西方的宗教改革反思,亦可回答得不錯。唐宋變革被稱為中國近世之始,宗教改革被稱為西方近代之始(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的第二整冊)。不難發現,宗教或政黨的崛起或有特殊因素,墮落時卻幾乎如出一轍。 |
信件2007.11.2 |
各位:
略...
十一月九日只討論10月28日email給各位的資料(沒有收到的請自行上網下載),而且直接分析一手史料,回答問題,不會有lecture,請各位充分準備。謝謝。 |
|
閱 讀 資 料 |
1. |
柳立言,〈紅塵浪裡難修行-宋僧犯罪原因初探〉 |
 |
2. |
柳立言,〈宋代僧人的罪與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