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綱內容


 

  第五部:疾病

 

單元三:小兒麻痺症史(張淑卿)

 

 

一、宗旨與目標:

   

本篇以小兒麻痺症史為主題,首先介紹西方小兒麻痺防治措施,包含小兒麻痺病毒的確認、疫苗的研發以及因應小兒麻痺病患而發展的復健與鐵肺;其次,說明台灣小兒麻痺流行狀況;再者,討論機構、復健醫學和輔具與小兒麻痺患者之關係。最後,再以疫苗使用的爭議,說明傳染病所涉及的政治與社會意涵。

 

 

二、教學大綱:

 

(一)西方小兒麻痺防治措施簡介

1.  1789年,英國外科醫師兼藥劑師安德伍德(Michael Underwood, 1736-1820) ,最早描述小兒麻痺症狀稱之為「下肢無力症」,20世紀初,小兒麻痺症在美國大城市流行。流行原因可能與髒污、疫病與家蠅危機有關。小兒麻痺症的學名是「急性脊髓灰白質症」(poliomyelitis),由於罹患小兒麻痺症的患者主要是兒童,因此這項疾病一般稱之為「小兒麻痺」(infantile paralysis)。

2.  小兒麻痺病毒與疫苗之發展

(1) 1908年,藍斯坦納和波柏從人體的糞便中過濾出來並感染給猴子,才知這是病毒所造成的疾病;1948年,哈佛大學的病毒學家恩德斯(J. F. Endes)、韋勒(T.H. Weller)及羅賓斯(F.C. Robbins)等人成功分離出小兒麻痺病毒,獲頒1954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2) 沙克疫苗係使用不具活性的病毒,沙賓疫苗為使用活性病毒製成疫苗。1950年代初期匹茲堡大學沙克(Jonas Salk)與美國國家小兒麻痺基金會、洛克斐勒基金會合作,進行試驗。兩年後,宣告沙克疫苗有效且安全,快速得到使用許可證。

(3)1950年代末,許多國家接受沙賓疫苗。1960年美國給予許可證。沙賓疫苗只要口服,使用方便,容易推行,預防效果也很好且持久,不但會產生抗體,也可以產生咽頭及腸管的局部免疫,可以預防野生株病毒的繁殖及排泄。口服疫苗可由接種後的小孩大便排泄以後散佈到周圍沒有免疫的人,使他們間接得到免疫的效果。接種率比較低的開發中國家,沙賓疫苗也可以發揮預防小兒麻痺症流行的奇效,這種效果沙克疫苗所做不到的。

(4)、最著名的小兒麻痺患者:美國的第32任總統小羅斯福(F. D. Roosevelt,1882-1945,1933-1945在位)由於他的推動,對小兒麻痺患者的復建照顧及後來的疫苗發展,都有影響。1938年,羅斯福創立國家小兒痲痺基金會,此為美國最早接受大眾捐款的公衛組織。

(5)、小兒麻痺患者的復健:

(a)1928年,鐵肺問世(一種密閉氣艙,幫助病肺呼吸)。

(b)1933年,Sister Kenny在澳洲開闢第一個治療所,以物理治療、熱療為主,專門照顧小兒痲痺病患。

 

(二)臺灣小兒麻痺症史

1.小兒麻痺症曾是全球性的流行疾病,臺灣也出現過小兒麻痺大流行的情形,後因預防疫苗的普遍施用,至1980年代中期,該疾病始被有效控制,不再產生新的病例。

2.從1955至1985年內小兒麻痺症的罹患人數可以看出,1975年之後,每年罹病的人數在十人以下,1981年甚至未發生病例,但1982年曾一度暴發一、○四三個病例;另外,1955至1966年間,每年約計有五百人罹患小兒麻痺症,1958年的罹病者曾多達七六○人,1959年為七四八人。

3.嚴重的後遺症患病者不是死亡便是成殘,後者所帶來的傷害更是無窮,由於絕大多數的患者是年幼無知的兒童,家長除必須花費較多的心力照顧他們、引領他們成長外,更得協助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學習如何站立、行走,乃至獨立生活。然而在傷殘復健工作尚不普遍的五○年代,患童的家長多半因得不到資助而陷於束手無策的情境。

 

(三)小兒麻痺患者收容的機構化

1950年代臺灣政府財力有限,衛生經費極低,且多用於人事支出,實無法提供病童適當的協助。當時臺灣小兒麻痺的流行引起外籍傳教士的注意,給予手術、物理治療、裝置支架與鐵鞋等協助。以醫療為手段達到傳教目的是19世紀以來的宣教模式,臺灣自19世紀後半葉以來,因教會的進駐,開啟與西方醫學的接觸。1949年之後,更有大批以醫療傳道的教會紛紛撤離中國轉向臺灣。1950-70年代臺灣小兒麻痺盛行時,教會醫療院所即積極收容小兒麻痺患童且予以進行復健。另一脈絡即是臺大、軍方與榮民體系醫院所建立的復健醫學專科,其中以振興復健醫學中心最為專門。

1.教會醫療與小兒麻痺復健

A、埔里基督教醫院

B、屏東基督教醫院

C、瑪喜樂與二林喜樂保育院

D、嘉義基督教醫院

E、馬偕醫院

2、振興醫院 1964年,蔣宋美齡女士造訪屏基後,回臺北即開始籌畫振興復健中心(振興醫院),日後成為臺灣小兒麻痺症患者復健的南北中心。

1960、70代臺灣的小兒麻痺復健(重建)中心,無論是屏基、嘉基、馬偕小兒麻痺重建中心、喜樂保育院或振興醫院,其呈現的樣貌與一般醫院或療養院不同。例如工作人員積極外出尋找病患,積極進行矯正與復健治療,同時進行矯正手術,成立支架工廠,自行研發輔具,病童必須就學。以全天住院的監控模式,其最終目的是希望讓病童可以有自我照顧與謀生能力。另外,嘉基戴德森、屏基畢嘉士的脊椎矯正手術世界知名,屏基當年還是世界八大脊椎矯正中心。

 

(四)疫苗引進施打的爭議

台灣地區自1955年通報小兒麻痺症,1957年少數的開業醫或醫院自行進口於1954年發明的沙克疫苗,提供民眾自費注射。沙克疫苗當時量少價高,即使有社會團體的補助,一般家庭難以負擔。至1964年,台灣省衛生處終於進口沙克疫苗,開始在大型縣市進行免費沙克疫苗接種計畫。由於政府一時之間無法編列經費採購全民所需的疫苗數量,當時台灣省衛生處處長許子秋動用其私人情誼,利用國內外各類場合演講機會,籌募經費或勸募沙克疫苗,解決疫苗不足的問題。許子秋處長爆發了1965年的沙克疫苗風波。

A、沙克疫苗風波的出現:許子秋利用其人脈進口日本已過期的沙克疫苗,經由員工向記者爆料,引發民意代表的強烈關注後,演變成疫苗進口風波。

B、支持者的行動:衛生處尋求國內七位醫藥衛生專家的背書,表示過其疫苗是安全且具效力。

C、標準的依據日本製沙克疫苗在其瓶身標籤載明「有效期自檢定合格日起一年」,係根據日本製劑標準,而世界衛生組織標準之標定係「自檢定合格起兩年」,此類事件對於來自日本捐贈之沙克疫苗確實亦引起紛爭。內政部等單位認為日本製劑係爲防止疫苗變質效價降低,而訂出異於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內政部重申因各國製造設備與過程並不一致,若未經再檢定以證明其效力之沙克疫苗,不得使用。而許子秋未經正式外交途徑取得疫苗,也引起行政院之不悅,要求日後須循正式外交途徑辦理。

 

   

三、問題討論:

 

1. 觀看影片:「我女若蘭」,討論若蘭生病後,家人如何處理其病痛?若蘭病後第一次上學,她面臨哪些問題?如何處理呢?

2. 請從政治、社會、宗教等面向討論1950-70年代教會醫療介入小兒麻痺症患者的復建與收容的背景及其意義。

3. 小兒麻痺症的流行是促進台灣復健醫學的發展契機,你認為復健與輔具的使用對於小兒麻痺患者為何意義?

 


 

、單元讀物

 

疫苗、輔具與臺灣小兒麻痺症的防治與病患復健 (請點閱)

張淑卿

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副教授

 


 

、參考讀物:

 

1.基本閱讀:

 

張淑卿(2011)〈1960 年代臺灣進口過期小兒麻痺疫苗之爭議研究〉,收於范燕秋編,《多元鑲嵌與創造轉化:臺灣公共衛生百年史》,頁315-352。臺北:遠流出版社。

本文討論1960年代初期,因為衛生處許子秋處長引進一批疑似過期的小兒麻痺疫苗為例,探討此爭議事件形成之背景、爭議點、解決方式,進而制定全面施打小兒麻痺疫苗的過程,藉此事件說明醫療技術、醫學知識產生的脈絡、與現代政治、社會彼此之間相互纏繞。

 

張淑卿(2013)〈復健、輔具與臺灣小兒麻痺病患生活經驗(1950s-1970s)〉《台灣史研究》20(2):125-176。

本文首先簡介臺灣小兒麻痺的流行狀況,及政府的相關防治措施;其次探討因應小兒麻痺患者的需求,而開始在臺灣出現的復健醫學與支架工廠,包括教會醫院、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及振興復健醫學中心。除了述及其成立經過,復健醫學專業的建立,並關注不同院所經營理念與方式的差異。最後,以病患(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呈現患者如何感受此疾病,及復健和輔具對病患的意義。

 

Rogers, Naomi(2008) "ʻSilence has its own Stories': Elizabeth Kenny, Polio and the Culture of Medicine."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21(1): 145-161.

Sister Kenny 從1911 年第一個小兒麻痺病患出現開始,就以她獨特的熱敷及肌肉運動治療方式,挽救了殘廢的肢體。然而其治療方式始終不為澳洲醫生所接受,迫使她移居美國。而在1947 年的蓋洛普民意測驗(Gallup Market Research),她因上述成就而成為美國最受景仰的女士之一。

 

Wilson, Daniel J.(2005) "Braces, Wheelchairs, and Iron Lungs: The Paralyzed Body and the Machinery of Rehabilitation in the Polio Epidemics", Journal of Medical Humanities, 26(2/3) :173-190.

1930年代因應大量使用鐵肺的小兒麻痺病患需要照顧,出現了加護病房與專門使用鐵肺的護理人員。因小兒麻痺病患的需要發明鐵肺,為操作鐵肺而發展出專業的加護病房與護理人員,本文指出小兒麻痺症對醫療專業與醫療技術專業化的影響。

 

2.進階閱讀:

 

李惠綿(2005)《用手走路的人》。臺北: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作者於10月大時因為罹患小兒麻痺而無法正常行走,本文詳實記錄作者上學、接受各類治療的過程與心路歷程。

 

李 嘉(導演)、張永祥(編劇)(1966)《我女若蘭》。臺北: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

敘述孟仲平夫婦的獨生女孟若蘭罹患小兒麻痺症以及治療之經過,片中可看出民眾面對病痛之無助與多元醫療的情況。

 

游鑑明(1999)〈蔣宋美齡創辦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小兒麻痺患者的福音使者〉,《近代中國》134: 87-114。

本文呈現振興醫院對於小兒麻痺患者復健的成就,而這些成就,與蔣宋美齡秉持事必躬親原則,及其個人信仰與社會關懷的表現有關。

 

Bjørn Jarle Sørheim-Queseth,陳妙香、楊秀花(譯)(2013)《奇醫恩典:台灣之友.挪威醫生畢嘉士》。臺北:天下。

屏東基督教醫院畢嘉士醫生的傳記。書中詳實記載台灣小兒麻痺患者的治療與復健。

 

Oshinsky, David M.(2005)Polio: An American Story.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是瞭解20世紀小兒麻痺正在美國流行、防治的入門書籍。  

 

Allan M. Brandt, "Polio, Politics, Publicity, and Duplicity: The Salk Vaccine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Public", In John Harley Warner and Janet A. Tighe ed.,., Major Problem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 Boston :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1),pp.451-458.

倫理的角度來看小兒麻痺症沙克疫苗的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