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綱內容


 

  第二部:制度與專科

 

單元五:現代免疫學(許宏彬)

 

 

一、宗旨與目標:

   

從十九世紀晚期開始,伴隨著疫苗及血清療法的成功運用,免疫學成為現代生物醫學重要的概念及利器,並與細菌學說的發展密不可分。二次大戰後現代免疫學的發展則逐漸脫離以傳染病防治為主的免疫觀,進而探究如自體免疫及過敏等不同類型的免疫機制。本單元將討論現代免疫學的發展,除了整理釐清其學科系譜發展之外,也將引導學生去思考免疫學的種種概念如何成為現代人思考自身、健康與社會的強力隱喻。

 

 

二、教學大綱:

 

1. 理論變遷與典範轉移

a.  說明免疫學的三階段理論的學理重點及臨床使用,從生理學階段(1880-1910)、化學階段(1910-1950)到生物學階段(1950至今)。

b. 討論免疫學的典範轉移,並集中討論1950年代「抗體生成機制」的研究如何導致戰後免疫學研究的典範轉移,將關注焦點從「抵抗異物」到「自我辨識」的免疫觀。

 

2. 二次大戰後現代免疫學的專科建構與台灣免疫學的發展

a. 說明世界衛生組織與免疫學國際化之間的關係

b. 介紹日治時期台灣免疫學如何在微生物學及疫病防治的架構中發展

c. 從人才培育、技術交流、臨床運用、資金來源及機構建置討論美援及國際關係對台灣戰後免疫學發展的影響

 

3. 免疫的隱喻:系統、彈性與自我

a. 從免疫學的觀點看不同的身體與疾病觀,從傳統「有清楚邊界環繞,用城牆士兵抵抗病菌入侵的堡壘身體」的戰爭隱喻談起

b. 免疫學與社會組織構成:系統與彈性

c. 免疫與日常生活管理

      

 

三、問題討論:

 

1. 除了一般常見的如內科、外科、小兒科、婦產科等醫學專科之外,你還有注意到哪些新興的醫學專科?你覺得有哪些因素會影響一個醫學專科的成形與否?除了日新月異的學說之外,是否有其他的因素?從免疫學的例子中你看到哪些因素?

2. 請運用你的觀察與想像,形容你的身體與疾病之間的關係。除了戰爭隱喻之外,有別的描述可能嗎?

3. 你與你的祖父母、父母或其他同學之間,看待身體與疾病的方法是否有所差異?可以用「過敏」或「紅斑性狼瘡」等免疫相關疾病與他們一同討論。

 


 

、單元讀物

 

免疫學在台灣 (請點閱)

許宏彬

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學系副教授

 


 

、參考讀物:

 

1. 基礎閱讀

 

韓韶華口述、喻蓉蓉訪問、喻蓉蓉及藍玉人記錄整理,《臺灣免疫學拓荒者:韓韶華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2004。韓韶華的訪談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自「國防-榮總-陽明」體系的觀點,描述台灣免疫學發展的輪廓。韓對台灣1970年代後期台灣免疫學的專業化、機構化、國際化以及整體研究方向及經費的發展上也有所著墨,相當值得參考。

周湘雲、許宏彬編輯,《見證歷史:「免疫學在台灣」》,台北與台南: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及成大STM中心,2013。 台灣醫療史研究首次舉辦的見證者工作坊(Witness Seminar),邀得多位免疫學相關的學者/醫師參與,包括數位參與創辦免疫學會的第一代免疫學者,如韓韶華等。

Haraway, D. "The Biopolitics of Postmodern Bodies: Constitutions of Self in Immune System Discourse." In 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 203-30.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可參考張君玫翻譯,2010年由群學出版的中譯本)

Haraway藉由本文深刻地指出免疫學的概念如何深遠地改變現代人對於「自我」的概念,特別強調免疫「系統」的概念以及在後現代情境中不斷改變的自我構成。  

Martin, E. Flexible Bodies: Tracking Immunity in American Culture From the Days of Polio to the Age of Aids. Boston: Beacon Pr, 1994.此書透過分析美國大眾媒體以及諸多場域的參與觀察,具體且豐富的呈現了免疫學及不同免疫隱喻(如戰爭、系統、彈性變通(flexible)等等)在社會各個不同場域中的實際運作。這種運作,不只具體了影響了我們如何思考身體、疾病與健康之間的關聯,更蘊含著新的社會運作模式,一種趨向「彈性變通」的生產及生活模式。 

Jackson,, Mark. Allergy: The History of a Modern Malady, London: Reaktion, 2006.此書為討論過敏這個最為人所熟知的文明病的專著,特別在醫學研究的演變有詳細的討論。Mark Jackson在討論國際過敏研究網絡建構時,也提及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這個重要的二戰後重要的國際醫療機構在建置全球免疫學研究上所扮演的重要地位。 

Silverstein, Arthur M. A History of Immunology, 2nd edi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9. Silverstein是一位資深的免疫學者,同時也是一位免疫學史家。此書除了第一部分有詳細的免疫概念轉變的陳述,第二部分則運用了科技與社會研究的相關資源及概念進行免疫社會史的研究。 

 

2. 延伸閱讀

 

黃文哲,〈器官移植─免疫耐性─抗體產生機序〉,《青杏》第十一期(1961年1月),頁3-5。台灣最早介紹戰後現代免疫學的文獻之一。

Frank M. Burnet原著,林芳仁、董大成譯,〈免疫的原理 Mechanism of Immunity〉,《台灣醫學會雜誌》60卷5號(May, 1961),頁562-68。台灣最早介紹戰後現代免疫學的文獻之一。

蔡嘉哲,〈免疫學之發展歷史〉,《內科學誌》7卷4期(1996年12月),頁298-303。蔡嘉哲是目前台灣自體免疫研究的權威,此文提供目前台灣免疫學者對於免疫學發展的典型描述。

沈佳姍,〈日治時期臺灣細菌性免疫醫學發展之研究─從中央研究機構的制度面考察〉,《台灣學研究》13期(2012年6月),頁161-184。這篇主要探討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的細菌學免疫研究及疫苗生產,提供戰後免疫學專業發展的一些早期線索。

徐茂銘,〈台灣鼻咽癌研究的故事(上)(下)〉,《台灣醫界》第55卷第7期(2012年7月),頁38-45。徐茂銘曾親身參與的戰後台日合作的鼻咽癌研究回顧,此文是少數與台大系統早期免疫研究相關的回顧描述。

Burnet, F. M. Changing Patterns: An Atypical Autobiography, Melbourne: Heinemann, 1968. Burnet的自傳,對於1950年代株系選擇理論的發展有第一手的描述。

Tauber, AI. The Immune Self: Theory Or Metapho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 1994. Tauber也是免疫學訓練出身,後轉研科學哲學。本書是針對現代免疫學中的「自我/非自我」概念的進一步演繹。

Cambrosio, Alberto, and Peter. Keating. Exquisite Specificity: The Monoclonal Antibody Revolution. 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此書採取人類學研究法,探究將1975年單源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這個現代免疫學研究與生技產業關係最為密切的技術,轉化成可靠並可複製的實驗室產品,其背後的實驗室實作以及人、物及機構網絡。

Soderqvist, Thomas, and Niels Kaj. Jerne. Science as Autobiography : The Troubled Life of Niels Jern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3.)此書對免疫「系統」及其主要的倡議者Jerne有詳細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