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網 路 資 源 |
|

|
Kennedy,
Michael,A
Brief
History
of
Disease,
Science
and
Medicine.
The
Writers'
Collective,
2004.
【簡介】This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begins with the
evolu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t the end of the last
ice age. It describes the origin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ancient civilizations, including China and India. The
first third of the book covers the early period that is
considered the "classical" history of medicine. The
remainder describes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medicine and
surgery up to the present. The final chapter is a
history of medical economics and explains the origin of
health insurance, HMOs and medical malpractice lawsuits,
subjects explained nowhere else in the medical school
curriculum.
.......【全文】
|
----------------------------------------------------------------------------------------------------------------------------------------------- |

|
Andras
Gede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Medicine:
An
Illustrated
Account
Based on
Ninety-Nine
Landmark
Publications
from
Five
Centuries
.
Springer
Science
+ Media,
2006.
【簡介】 The
history and evolution of the fields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are symbiotically linked and thus are mutually
dependent. Discoveries in one domain have allowed for
progress in the other, and it is nearly impossible to
study one area in isolation. The influ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ic discoveries on medicine has profoundly
impacted the way .......【全文】
|
|
|
|
|
▲top |
|
活 動 訊 息 |
|
「影像與醫療的歷史」九十八年度第二次討論月會
|
|
講題:Omnis
Fibra Ex Fibra: Fibre Architectures of Organic Bodies
and their Agent Models from Vesal to Bonnet and
Diderot
主講:
Prof.
Tobias Cheung
(Humboldt-University and Max-Planck-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時間:98年
3月6日(星期五)下午二點至四點
地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大樓702會議室
主辦單位:「影像與醫療的歷史」計畫、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摘要下載:Cheung-Omnis
Fibra Ex Fibra-Abstract-17-2-2009
詳情請參閱網址: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ih/index1.htm
|
|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衛生史研究計畫」學術演講 |
題目:花柳病的衛生史:從「娼妓驅黴院」到「婦人病院」的初探研究
時 間:九十八年三月三日(星期二)上午十時
地 點:中研院人社中心B202會議室
主講人:梁秋虹 (台灣大學社會所博士班)
中研院人社中心「衛生史研究計畫」 http://www.issp.sinica.edu.tw/hygiene/index.html
聯絡人: 盧詩婷 聯絡方式:02-27898124
Email:
hygiene@gate.sinica.edu.tw
|
|
「性別、身體與社會」醫學人文社會教育師資培育工作坊 |
時間:2009年3月14-15日(星期六、日)
地點:高雄醫學大學大禮堂
指導及補助單位:教育部顧問室
主辦及執行單位:教育部顧問室「醫學人文社會教育師資培育工作坊」計畫辦公室
承辦單位: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臺灣大學醫學院社會醫學科
參加對象:醫學院與護理學院教師,或教學醫院之教師、與關心醫學教育之人士。
本活動將申請護理繼續教育積分及醫師繼續教育學分。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3月9日截止,請以網路報名。
報名網址:http://faculty.mc.ntu.edu.tw/xms/
「醫學人文社會教育師資培育工作坊:性別、身體與社會」議程
2009
年3
月14
日(星期六)
Time Topics /Speakers /Moderators
09:30-09:40
學員報到
09:40-09:50
開幕致詞
09:50-11:00
醫學人文社會教學演講I:
Teaching Medicine, Health and
Society:Legacies and Approaches of Medical Sociology
主講人: Lisa
Jean Moore & Monica Casper
主持人: 王秀紅(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院院長)
11:00-11:20
茶敘
11:20-12:30
圓桌論壇I:醫/護學院教「社會」
引言人: 許甘霖(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蔣欣欣(陽明大學護理學系);
鄧宗業 (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
12:30-13:30
午餐
13:30-14:30
專題演講:
Phantom Babies: The Quiet Politics of
Infant Mortality
主講人: Monica
Casper
14:30-14:50
茶敘
14:50-15:50
以「醫療與社會共舞」設計課程:經驗篇
引言人: 謝幸燕(義守大學醫務管理系);
郭淑珍(元培科技大學醫務管理系;
吳嘉苓(台灣大學社會系/醫學系社會醫學科)
主持人: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所長;
「醫療與社會共舞」主編)
15:50-17:00
以「醫療與社會共舞」設計課程:現場操作篇
學員五到六人分為一小組,每組將以「醫療與社會共舞」為基礎,
設計一堂兩小時的課程,並最佳課程設計發表
主持人: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所長、「醫療與社會共舞」主編)
2009
年3
月15
日(星期日)
Time Topics/Speakers/Moderators
09:00-09:30
學員報到
09:30-10:40
醫學人文社會教學演講II:
Teaching Gender, Health and Medicine:
Revealing Bodies in Biopoltical Worlds
主講人: Monica
Casper & Lisa Jean Moore
10:40-11:00
茶敘
11:00-12:10
圓桌論壇II:醫護學院教「性別」
引言人: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柯乃熒(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系);
林靜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
12:10-13:10
午餐
13:10-14:10
專題演講II:
Fleshed Out :Key Readings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Studies of the Body
主講人: Lisa
Jean Moore
14:10-14:30
咖啡時光
14:30-15:30
圓桌論壇III:紀錄片教學大補帖
引言人: 王秀雲(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鄭雅文(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邱大昕(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
15:30-17:00
「性別、健康與醫療」課程設計實作
學員五到六人分為一小組,每組將以「性別」為主題,設計一堂
兩小時的醫學人文社會課程,並進行最佳課程設計發表
|
|
|
當代性別、身體與醫療研究工作坊:閱讀Monica
Casper與Lisa Jean Moore |
日期:2009 年 03 月 07 日
時間:02:30 PM ~ 05:20 PM
地點:台灣大學社會學系401會議室
簡介:
Monica Casper與Lisa Jean
Moore是當代性別、身體、醫療與科技研究中,分析銳利而具前瞻性的重要學者。在她們在台進行公開演講之前,我們將在閱讀工作坊中,討論她們兩人近期研究的精華,包括子宮頸癌疫苗爭議、身體研究、以及精子與陽剛氣質等三個主題。歡迎各界踴躍參加。
報名方式:請email至卓小姐(b88305252@ntu.edu.tw),註明姓名、單位職稱、以及聯絡電話。我們會將工作坊閱讀文章的pdf檔寄上。如需托育服務,亦請註明。
詳細議程細節、或相關其他活動,歡迎來信詢問索取。
聯絡人: 卓雯琴
聯絡方式:e-mail:
b88305252@ntu.edu.tw
|
|
當代性別、身體與醫療研究專題演講 |
日期:2009 年 03 月 12 日
時間:12:30 PM ~ 02:50 PM
地點:台大公衛學院六樓601研討室(台北市徐州路17號)
簡介:
Monica Casper與Lisa Jean Moore雙人展:子宮頸癌疫苗爭議+精子的社會文化分析
Monica Casper與Lisa Jean
Moore是當代性別、身體、醫療與科技研究中,分析銳利而具前瞻性的重要學者。在這場雙人演講中,她們將分別以子宮頸癌疫苗爭議,以及精子的社會文化研究為題,探討醫藥全球化與生物醫療化如何交織衍生新的身體與性別政治。精彩可期,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時間:2009年3月12日(星期四)12:30—2:50
地點:台大公衛學院六樓601研討室(台北市徐州路17號)
主辦單位:教育部顧問室「醫學人文社會教育師資培育工作坊」計畫辦公室、台大醫學院社會醫學科、台大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大國際衛生中心、台大社會學系
協辦單位: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台灣女性學學會
12:30—1:30
講題:Pharmaceutical Bodies: Politics of the HPV Vaccine for
Cervical Cancer
講者: Monica Casper(Professor of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and Women’s Studies, New College of Interdisciplinary Arts and
Sciences,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主持人:陳為堅(台大流行病學研究所教授)
1:30--1:50 茶敘
1:50--2:50
講題:Sperm Counts: Fluid Tenacity of Human Semen
講者:Lisa Jean Moore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nd Women’s Studie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urchase, NY)
主持人:吳嘉苓(台大社會系副教授)
聯絡人: 卓雯琴
聯絡方式:e-mail:
b88305252@ntu.edu.tw
|
▲top |
|
出 版 資
訊 |
|
|
|
|
▲top |
|
相 關 訊 息 |
|
|
|
▲top |
|
|
|
編輯者:「影像與醫療的歷史」計畫助理 黃文宏 |
|
發行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像與醫療的歷史」計畫 |
|
創刊日期:2005年05月16日 |
|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26日 |
|
E-mail:huangwh@gate.sinica.edu.tw |
|
|
|
「影像與醫療的歷史」研究計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