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網路資源 |
|
 |
蘇永安,《
十二經脈時間養生法》(台北:
遠流,2006)。
【簡介】經絡組織是一個完整無缺的能量系統,像天羅地網般密布聯繫全身,人體組織一旦有任何病變,都能透過經絡體系,快速索源探本,對疾病一目了然。了解十二經脈的時間特性,掌握人體的氣血運行,運用針灸與氣功調動人體能量,可挖掘人類自我療病的能力,使得大病化小、小病化無、無病強身;甚至能從宇宙中攝取無限能量,讓人精力充沛,延年益壽,達成健康養生的目的。.......【全文】 |
|
|
|
|
▲top |
|
活動訊息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九十五年度第十一次討論會 |
|
講題:四十年來中國的痲瘋病防治
─ 以圖像為主的介紹
主持人:梁其姿
教授(本所研究員)
主講人:江 澄 教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痲瘋病控制中心)
時 間:2006年11月09日﹝星期四﹞
11:00 - 13:30
地 點: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01會議室
主辦單位:人社中心衛生史研究計畫、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影像與醫療的歷史」先期計畫
本次活動敬備午餐,敬請於 11 月 7 日 ( 二 ) 前,向
huangwh@gate.sinica.edu.tw 報名。
聯絡電話:27829555轉353 |
|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九十五年度第十二次討論會【大師開講】 |
|
講 題:血氣、脈、經絡─略論經絡理論的形成
主持人:李建民
教授(本所副研究員)
主講人:李 鼎 教授(上海中國醫藥大學)
時 間:2006年11月13日
﹝星期一﹞
下午3:00 - 5:00
地 點: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04會議室
主辦單位: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影像與醫療的歷史」先期計畫
聯絡電話:27829555轉353
huangwh@gate.sinica.edu.tw
|
|
|
|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衛生史研究計畫」學術研討會 |
|
第一場
時 間:九十五年十一月十日(星期五)
下午二時三十分至四時三十分
地 點:本中心B202會議室
主持人:梁其姿 教授 (中研院人社中心、史語所)
主講人:江 澄 教授 (中國麻風病控制中心)
題 目:「日本殖民政府的癩病政策:以東北與台灣為例」
對談人:范燕秋教授 (台師大台史所)
王文基 教授(台北大學歷史系)
主講人簡介:江澄醫師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痲瘋病中心主任醫師、專家組成員,
衛生部痲瘋病專家諮詢委員會顧問;中國痲瘋防制協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會員。
江醫師親身參與大陸五十年代以來的麻瘋防治。 多年研究痲瘋病以及痲瘋病史的相關
知識。先後赴菲律賓、美國、印度、韓國、馬來西亞等地進修、考察,兩次出席國際
痲瘋大會。對過去五十年來的相關歷史頗有研究與看法。
--------------------------------------------------------------------
第二場
時 間:九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星期一)
上午十時至下午一時
地 點:本中心B202會議室
主講人:胡 成 教授 (中國南京大學歷史系)
題 目:「西方在近代中国的文化变异――以早期传教士医院为中心的观察(1835-1911)」
主講人簡介:胡成教授為南京大學歷史系專任暨John Hopkins中美文化中心兼職教授。
研究專長為中國近代史。近年專研疾病、醫療與中國現代性之互動。是大陸地區研究
此課題之先軀學者。主要關心全球化、民族國家、民族主義、跨文化交流等問題。
更多演講者相關資料,請參考衛生史網站 www.issp.sinica.edu.tw/hygiene |
|
|
|
Aura Entranced「感應的謎與惑」-催眠、附身、集體瘋狂事件簿影展 |
|
◆
座談會訊息
Symposium
|
◆10 月 28 日 14:00 - 15:30
|
|
講題:「醒來,才發現我睡著了
:精神意志的逸出現象」 |
|
 |
|
◆ 11 月 4 日 14:00 - 15:30 |
|
講題:「當主體走向失控的狀態」 |
|
 |
|
◆ 11 月 18 日 16:00 - 17:30 |
|
講題:「醒來,才發現我睡著了
:精神意志的逸出現象」 |
|
主講人:謝仁昌 |
|
◆ 11 月 19 日 16:00 - 17:30 |
|
講題:「當主體走向失控的狀態」 |
|
 |
|
◆ 12 月 2 日 15:30 - 17:00 |
|
講題:「影像做為症狀與夢」 |
|
主講人:龔卓軍 |
P.S. 1 .
以上座談時間、地點、講者與主題將視實際狀況而有所調整
P.S.
2 . 以上座談會皆免費參加,額滿為止,敬請準時入場。
|
謝仁昌
先於台北習電影製作,後於倫敦修視覺人類學,現為影像 / 文字工作者。
劉永晧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電影與文學博士。
現任職於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助理教授。
龔卓軍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現象學與當代法國哲學,長期關注身體哲學、美學、現象學
心理學,以及精神分析的相關議題。著有《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 (
心靈工坊 ) 、《文化的總譜與
變奏》 ( 台灣書店 ) ,譯有《人及其象徵》、《拉岡》 ( 立緒 )
,合譯有《空間詩學》 ( 張老師文化 ) 、《傅
柯考》 ( 麥田 ) 、《自由與命運》、《夢的智慧》 ( 立緒 ) 等書。
|
|
|
 |
|
|
詳情請參閱網址:http://www.twfilm.org/aura/ |
|
|
|
▲top |
|
出版資訊 |
|
|
|
|
▲top |
|
相關訊息 |
|
▲top |
|
|
|
|
|
▲top |
|
|
|
編輯者:「影像與醫療的歷史」計畫助理 黃文宏 |
|
發行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像與醫療的歷史」計畫 |
|
創刊日期:2005年05月16日 |
|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30日 |
|
E-mail:huangwh@gate.sinica.edu.tw |
|
|
|
「影像與醫療的歷史」研究計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