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綱內容


 

  第五部:疾病

 

單元六:過敏(許宏彬)

 

 

一、宗旨與目標

 

過敏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疾病類型之一,無論在台灣或世界各地皆然,且盛行率仍不斷上升中。然而,一直到二次大戰前,過敏常被視為僅存在於歐美特定國家中,只有少數人群才會罹患的文明病。本單元將介紹過敏的醫學研究、臨床治療及病患經驗在近兩世紀內的快速發展及轉變。此外,亦將把過敏與現代文明、免疫學、商業及環境生態變遷等議題予以扣連,呈現過敏這種擁有多重致病成因且與環境深刻互動的疾病類型(有別於單一病原的傳染病),如何擴展我們思考現代疾病及醫療的可能性。

 

 

二、教學大綱

  

1. 過敏、神經與文明

a. 以枯草熱(Hay Fever)為例,說明19世紀過敏與神經研究之間的關聯。

b.藉由早期的有關過敏的醫學論著,呈現當時研究者透過如何透過此一當時仍罕見之疾病類型,來傳達對快速文明發展(工業化及都市化)的矛盾情結。

c. 透過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盛行的「枯草熱假期」(Hay Fever Holiday),來說明過敏、醫療假期及生態環境演變之間的關聯。

 

2. 過敏與免疫學:減敏、藥物與過敏門診式

a. 介紹Clemens von Pirquet創造過敏(Allergy)一詞的脈絡及其意涵。

b. 說明過敏門診在歐美地區的發展,以及從疫苗概念延伸而來的減敏療法,如何成為過敏醫師的主流治療方法。

c. 介紹抗組織胺、類固醇、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如何成為重要的過敏用藥,並為藥廠提供重要的收入來源。

d. 1960年代現代免疫學的發展,包括免疫球蛋白IgE及塵蟎的發現,對過敏研究的影響。

 

3. 過敏與臺灣:熱帶異地與敏感移居者

a. 過敏與殖民臺灣:日人、熱帶環境與神經衰弱

b. 過敏與戰後臺灣:外省人與環境適應

c. 過敏的免疫學化:美國援助、過敏病中心與減敏療法

 

4. 過敏與現代家庭:親職與商品

a. 過敏與西方家電商品的興起:吸塵器與空氣清淨機

b. 家庭結構、家屋構造與過敏:通風、灰塵與衛生假說(Hygiene Hypothesis)

c. 過敏與密集親職:以當代台灣為例

 

5. 過敏、環境與生態

a. 過敏與工業污染

b. 過敏與環境污染

c. 另類的過敏治療觀點:臨床生態學(Clinical Ecology)與環境醫學(Environmental Medicine)

 

 

三、問題與討論

 

1. 請觀察你自身或周遭的親友們,記錄所發現到的過敏現象,以及每個人對自身過敏現象的理解、詮釋及因應之道。

2. 除了一般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氣喘、蕁麻疹等等,你還會在什麼場合使用「過敏」這個辭彙?為什麼?(例如神經過敏)

3. 過敏被認為是多重成因的疾病,包括遺傳、體質、環境、藥物、飲食及情緒等等,你認為緩解或治療過敏的最好方式是什麼?藥物控制、環境改善或者其它方法?

 

 


 

、單元讀物

 

1. 許宏彬,〈過敏:探究敏感身體的故事〉(2017年8月)。

 

1. 豌豆公主與花粉熱假期

 

過敏,顧名思義即是因過度敏感的身體所造成的種種不適,無論是氣喘、流鼻涕或者皮膚發癢。不過,歷史往往會告訴我們一些不大一樣的故事。今日看似惱人且難解的各種過敏症候,在歷史中曾是令人羨慕的標誌。還記得安徒生童話「豌豆公主」嗎?故事裡有位王子,他一心一意想要娶到「真正」的公主,但總是無法確定哪一位才是正牌的。最後,聰明的王后是如何解決寶貝兒子的困擾呢?不是靠出生證明、宮廷禮儀、高雅氣質、優雅舞姿或絕世容顏,這些想來都可以輕易模仿或訓練而成。真正可以判斷一個女孩是不是公主的,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敏感肌膚,讓她可以敏銳地察覺到王后鋪在二十層床單又二十層床墊下的那一粒豌豆。也就是說,唯有真正的公主方能擁有纖細敏感的神經,一種代表其與眾不同的出身與階級的身體體驗,常民百姓決難仿習。

豌豆公主的故事絕不罕見。在20世紀初,當Allergy一詞剛剛被鑄造出來的時候,如花粉熱這種英美典型且具代表性的過敏病其實還相當少見。當時許多醫師都認為花粉熱只會發生在高尚階級,甚至是特定的已開發國家。此時醫界的主流是神經學,而過敏代表了上流社會纖細且敏感神經的失序。這種失序則肇因於19世紀西方文明快速發展下,快速的工業化及都市化所帶來的壓力及生活節奏的改變。也就是說,如果你身處20世紀初的倫敦且每年夏天會定期開始流鼻水、打噴嚏和流眼淚,那麼你就是個貨真價實的,敏感且纖細的大都會上等人,而不是神經線大條的粗魯鄉下佬。那究竟要怎麼處置這敏感的身體呢?很簡單,離開城市去度個假就是了。於是當時的上流階級過敏患者最流行的,就是每年在花粉熱季節時,群聚到深山、湖畔、海邊等空氣清新之處度假,甚至形成某種高級過敏度假村。這就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美流行的花粉熱假期。    

 

2. 敏感日本殖民者與熱帶殖民地

 

那麼過敏相關的診療是何時出現在臺灣呢?又有什麼特色呢?這就要從日治時期開始談起了。19世紀作為清帝國海上拓殖邊疆的臺灣,其居民普遍與上流社會的纖細神經無緣;相反地,加拿大來的大鬍子傳教士馬偕,在幫許多臺灣人拔牙之後還盛讚本地人神經強韌,很能忍受痛苦呢!當時民間醫學也不認為過度敏感的身體會造成任何問題,無論是中醫或者民俗醫療中,也並不存在「過敏」此一疾病類型。一直到了殖民時期,過敏相關診療知識,才隨著殖民醫學研究者傳入島內。只是容易罹患過敏的人群變了,從英美的上流階級轉為來到熱帶殖民地的日本殖民者。

殖民臺灣的過敏診療,很大一部分必須放在當時流行的「熱帶神經衰弱」中來理解。也就是說,殖民醫學研究者發現,在臺灣的日本人有相當高的比例患有過敏性氣喘,其發生率要比本地臺灣人及在母國的日本人都高。在神經學的脈絡下,日本學者認為這是因為殖民者從溫帶日本來到熱帶臺灣,由於環境適應的問題所導致神經力的耗竭。這種耗竭會導致多種疾病現象,包括遲鈍、食慾不振、缺乏注意力、神經質及過敏等等。那麼要如何改善這種病症呢?除了回到溫帶母國度個假之外,各種關於「神經」的治療也相當盛行,包括神經手術、神經舒緩藥物,以及強調「逐漸鍛鍊適應」的減敏療法等等。除了熱帶環境的影響之外,殖民時期臺灣醫生的育兒言論中,也有不少會強調家長溺愛子女或者保護過度所可能造成的後遺症,如神經質。當時的醫生也提醒家長,神經質的小孩容易有反應過度的問題,可能造成人際關係不佳或課業低落等等不良現象。有趣的是,殖民時期的神經質只會發生在「上流家庭」的小孩身上,就如同豌豆公主一般,與勞工或農夫子弟完全無緣卻和高貴階級與出身密不可分。

 

3. 外省人、病人資源網絡與過敏病中心

 

二次大戰之後,隨著日人的撤離,殖民統治正式結束,然而殖民醫學的影響仍長久深遠。延續日治時期研究者關於熱帶環境及移居身體的關注,戰後臺灣過敏診療將焦點轉向另一批無法適應島上環境的身體,也就是外省人。換言之,離鄉背井所帶來的不只是語言、文化、社會以及風俗上的陌生與重新調適,更包含了細緻的身體經驗及其適應歷程。與殖民時期前輩學者的發現類似,戰後臺大內科的研究者發現,外省人罹患過敏性氣喘的比例遠比本地臺灣人為高,而且許多外省人是來到臺灣之後才開始氣喘的,顯見環境影響之劇。然而,研究者也指出,隨著移居日久,外省氣喘患者的發病類型會慢慢地與本地患者趨同,顯示出某種「日久他鄉是故鄉」的身體歷程。

然而,一直要等到1970年代,過敏才從專屬特定族群的疾病,轉為今日幾乎無所不在的常見疾病。其中,過敏診療知識的流通與普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免疫學式的過敏。目前醫學界普遍將過敏視為一種免疫疾病,是免疫系統失調所導致的病症,與殖民時期的神經學理論頗不相同。然而,這樣的發展卻是從戰後才逐漸開展的。1960年代過敏的免疫學化逐漸得到國際醫學社群的認可,並在WHO等組織的推動下,在各地展開教育訓練活動以培植免疫及過敏診療醫師。不過,臺灣過敏診療的免疫學化與推廣,除了與戰後本土免疫學社群相關,也是特定病人自助自救的結果。1969年,中油一位協理詹紹啟是外省人,來臺後深受過敏症之苦。詹日後因公派駐美國後,才因環境改變加上美國過敏專家的診治,方能改善,但總藥不離身擔心害怕。因此,詹和「美國在華醫藥促進局」(The American Bureau for Medical Aid to China, ABMAC)商量,呼籲異國人士在這方面對我國加以援助。在美國莫比石油公司(Mobile)、海灣石油公司(Gulf)等公司贊助下,募集資金交由美國醫藥援華協會成立一項基金,作為培養中華民國的過敏症專科醫師,和改進現有設備之用。

運用這筆基金,1974年過敏病中心成立並由韓韶華主持,韓是戰後臺灣重要免疫學家之一,也是中華民國免疫學學會的創會理事長。過敏病中心自此成為臺灣過敏診療的推手,除了進行較具規模的過敏原調查之外,也開設訓練班培訓過敏科臨床醫師。更重要的是,過敏病中心也是2000年之前臺灣最主要的過敏原製劑提供者,這些製劑除了可以作為過敏科醫師臨床過敏原檢測之用,也是過敏免疫療法中之「減敏療法」的主要用藥。1979年韓表示:「臺灣過敏病中心共有三百多種過敏原供皮膚測試,其中四十八種較為常見,特列為常規檢查,可分六組來做,每組八種,若每週做二次,可在三週內完成。」根據測試結果,過敏病中心可以「將過敏的東西,按重要性及過敏的程度比例混合,配成減敏疫苗(therapeutic allergenic extract),給患者使用」,並接受各醫院及醫師委託,「替他們量身訂做 hyposensitization 用的混合過敏原。」於是,減敏療法成為二十世紀後期臺灣過敏診療的主要療法,而過敏病中心則承擔實驗室調劑與支援的重要角色。

現今,在過敏醫師的眼中,過敏不再與神經相連,代表敏感而纖細的上流階層。如果童話中的豌豆公主穿越時空來到現代,定會悲嘆其命運之乖舛、昨是而今非。等待她的不會是盛大的皇室婚禮,而是不間斷的免疫治療與生活控制(遠離過敏原等等)。過敏也不再只與熱帶環境有關,象徵著移居者的適應不良,而是人人都可能隨時罹患的難解病症。正如免疫學者所言,過敏是「差錯了的免疫反應」,唯有徹底瞭解免疫原理,問題方能迎刃而解。然而,過敏的無常與善變也提醒大家,免疫反應是體內與體外的持續互動與反應,無法輕易地區辨什麼是萬惡的病源、哪裡是健康與疾病間的界線,以及什麼療法可以像「魔術子彈」般「根治」過敏。於是,在持續研究並監測體內的各種免疫細胞與抗體同時,過敏研究者也不斷追蹤各個尺度環境生態中的未知危險因子,從體內的免疫球蛋白與組織胺,到居家環境中的灰塵與塵蟎 ,再到戶外田野的花粉孢子分布與季節氣候變化等等。隨著過敏原及環境因子的調查日益詳細,過敏患者的個體獨特性也益發清晰,需要各自不同、量身訂製的減敏療程。過敏的歷史提醒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與疾病都是獨特的,都是各自生命史、醫學知識與環境互動過程下的產物,難以化約且抗拒標準化。

 

2. 許宏彬,〈文明病、文明人與文明生活—談過敏〉,《科學發展》第490期(2013年10月),頁82-84。 (請點閱)

3. 許宏彬,〈木棉道‧道木棉〉,《科學發展》第504期(2014年12月),頁80-83。 (請點閱)

4. 許宏彬,〈病人絮語:過敏〉,歷史學共筆部落格「歷史學柑仔店」(2017年5月19日),網址: (請點閱)

 

參考史料: Beard, G.M. Hay-Fever; or, Summer Catarrh: Its Nature and Treatment.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876, pp. 81-90 (請點閱)

 


 

五、參考讀物

 

1. 基礎閱讀

 

許宏彬,〈熱帶環境、移居者與敏感身體: 1980 年之前臺灣過敏研究與診療〉,《臺灣史研究》第23卷第3期(2016年9月),頁125-174。

 

Jackson, Mark. Allergy: The History of a Modern Malady,London: Reaktion, 2006.

此書為討論過敏的醫學史專著,特別在不同的研究及臨床實作的演變方面,有深入且全面的介紹。

 

Mitman, Gregg, Breathing Space: How Allergies Shape Our Lives and Landscapes,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此書結合環境史、科學史及醫學史,從不同的生態體系變遷,包括19世紀後期及20世紀初期的「枯草熱假期」、城市貧民區的不良住屋及污染、居家住屋的戰後演變到體內環境的藥物作用,觀察過敏在近代美國的發展,可以與Mark Jackson的前著構成良好的互補。

 

 

2. 延伸閱讀

 

Porter, Roy. "Diseases of Civilization," In Companion Encyclopedia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edited by W. F. Bynum and Roy Porter, 585–602.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1993.

 

Rosenberg, Charles E. "Pathologies of Progress: The Idea of Civilization as Risk." 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72, no. 4 (1998): 714–30.

 

Tansey, EM. "Henry Dale, Histamine and Anaphylaxis: Reflections on the Role of Chance in the History of Allergy."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art C: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 34, no. 3 (2003): 455–72.

 

Löwy, Ilana. "On Guinea Pigs, Dogs and Men: Anaphylaxis and the Study of Biological Individuality, 1902–1939."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art C: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 34, no. 3 (2003): 399–423.

 

Brown, P., B. Mayer, S. Zavestoski, T. Luebke, J. Mandelbaum, and S. McCormick. "The Health Politics of Asthma: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Collective Illness Exper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57, no. 3 (2003): 453–64.

 

Keirns, C. "Germs, Vaccines, and the Rise of Allergy," In Kenton Kroker, Jennifer Keelan & Pauline Mazumdar (eds.), Crafting Immunity: Working Histories of Clinical Immunology. Ashgate. 77--103 (2008)

 

Jackson, Mark. Asthma: The Biography.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Schwartz, Norah Anita and David Pepper. "Childhood Asthma, Air Quality, and Social Suffering Among Mexican Americans in California's San Joaquin Valley: "nobody Talks to Us Here"." Medical anthropology 28, no. 4 (2009): 336–67.

 

van Sickle, David.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the Medical Marketplace of India: Implications for Efforts to Improve Global Respiratory Health," In Anthropology and Public Health: Bridging Differences in Culture and Society, edited by Robert A. Hahn and Marcia Claire Inhorn, 65–93.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謝新誼,〈塵蟎治理:小兒過敏風險、健康消費與密集親職〉,台北:台大社會所碩士論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