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綱內容


 

  第四部:臺灣醫學史特殊脈絡

 

單元十二:醫學生解剖學知識的學習與身分認同(張淑卿)

 

 

一、宗旨與目標

 

大體解剖課程常被醫學生認為是真正接觸醫學領域的開端,能通過此門課者彷彿獲得進入白色巨塔的「入場券」,對於醫學生在專業知識、技能的養成,以及身分角色的認同,具有重大的形塑力量。

本單元首先簡介西方解剖史的發展,其次探討臺灣醫學教育中解剖學教育,從日治時期到1950年代之後受到美式醫學的影響,解剖課程的授課方式、教學輔助器材,除了傳統的板書以及教師親自繪製的解剖圖外,幻燈片、圖譜與解剖大體的實作均扮演重要角色。藉此探討學習解剖學的過程中,充分顯示「師徒制」與「默會知識」的重要,以及醫學生對於屍體的認知;進而討論解剖學知識如何影響醫學生的身分認同,與型塑專屬個人解剖學知識的意義。

 

 

二、教學大綱

  

1. 簡介西方解剖學歷史

本節可再細分為三小節,分別是A、希臘羅馬時期的身體觀B.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體觀看C. 16世紀後解剖學的發展。首先說明蓋倫的解剖學對西方醫學發展之影響,其次說明解剖學研究在15世紀晚期至16世紀,對於醫學、神學、哲學、人文主義的意義。屍體解剖在16世紀西方代表的展示性、懲罰、教育社會與宗教意義,同時也讓醫師與外科醫師建立其聲望。接著介紹Andreas Vesalius的解剖學;18世紀Giovanni Battista Morgagni的病理解剖學;以及解剖學與臨床醫學、醫學教育之關係。

 

此節建議閱讀Keir Waddington,李尚仁譯(2014)《歐洲醫療五百年(卷二)》(台北:左岸),頁5-44,第6章解剖與醫學。

 

2. 台灣百年來的解剖教學人力與教材

A.本節介紹台灣百年來解剖教學人力與教材的演變。依台北醫學校、台北醫專、台北帝國大學、戰後台灣醫學教育的時間發展脈絡,介紹解剖學師資與教材。

B、介紹大體作為教材,其取得之困難、相關法令規定,以及其他教材,如教授的畫工、圖譜、骨箱、幻燈片、筆記、教科書在百年來的變化。說明教材與人力對解剖學習者建構該知識之重要性。

 

3. 百年來台灣醫學生的解剖學學習:建構個人專屬的解剖學知識

本節講述醫學生在學習解剖學時所運用的各種學習方式,例如各類教材圖譜、骨箱、幻燈片、筆記、講義、跑檯考試。此處可以特別提及醫學系特有的「共筆」與「共學」文化。此外,本節強調解剖實習在解剖學知識學習中的重要性,說明解剖是將平面的人體知識,真實的轉換至立體知識的重要過程,透過親自操刀、觀看、同儕間的互相教導,轉換成立體知識後,烙印在學習者的腦海。此階段助教或老師的操刀示範,與學生實際操刀呈現師徒制的學習,進而建構出屬於學習者本身的解剖學知識。

 

 

三、問題與討論

 

1. 醫學生常說:「未進入大體課之前,不算是念醫學系」你認為這句話有道理嗎?請從解剖學的學習角度來思考此問題。

2. 請修過解剖課或甫進入解剖課程的同學,回想自己的解剖學課程如何學習,「默會」在其間所扮演的角色。

3. 你贊成將解剖實習課減少,甚至取消,進而以數位圖檔方式學習解剖學嗎?請進一步闡述支持或反對的理由。

 

 


 

四、參考讀物

 

1. 基本閱讀

 

Keir Waddington,李尚仁譯(2014)《歐洲醫療五百年(卷二)》(台北:左岸),頁5-44,第6章解剖與醫學。

本章對於西方解剖學及其在醫學訓練所扮演的角色有精闢的講解。

 

Sappol, Michael (2002). A Traffic of Dead Bodies, Anatomy and Embodied Social Identity in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本書以美國19世紀的解剖學教育為例,從醫學權力和解剖學知識的相互關係,探討解剖學知識如何塑造出學習者的社會階級認同。作者認為解剖學知識的主體(醫生)與客體(屍體)的支配關係,有助於醫學專業自我的建立,並進而建構出一個以解剖學知識為基礎的自我治理社群。解剖學在19世紀的美國醫學教育機構,成為不可或缺的內容,是醫生的養成過程中,取得對屍體進行侵犯與支解的絕對合法權力。

 

張淑卿(2015)〈解剖學知識傳授與實作的初步觀察〉《科技、醫療與社會》20:75-128。

本文從臺灣醫學教育中的解剖學知識傳授與實作切入,首先指出該知識與實作是如何傳承;其次指出同儕與師生之間如何學習與交流,以及醫學生對於屍體的認知;進而討論解剖學知識如何影響醫學生的身分認同與型塑專屬個人解剖學知識的意義。

 

2. 進階閱讀

 

陳樂元 (2010),〈解剖教室的轉變與體制化:以十八世紀法國解剖學教室為例的探討〉。《思與言》48(3):37-95。

一文指出,從18世紀開始,解剖教室的形態並非只是提供觀看的「劇場」,還是一個可以提供學生練習解剖的場所,保證屍體的供應與保存無虞,該文指出當解剖學教室成為學生練習場所時,其管理也涉及到國家對於人體資源利用的管控。

 

陳樂元 ( 2011 ),〈解剖與刑罰:探究十六至十八世紀法國解剖教學與解剖人體之關係〉。《新史學》22(1):105-159。

一文是以人體解剖的教學原料來源為中心,探討死刑犯作為解剖教學材料來源的意義,以及行政權對於人體管理的應對政策。該文更進一步指出,解剖是對人類身體完整性以及死者尊嚴的侵犯,是最令人懼怕的終極刑罰,解剖學得成為理解現代西方醫學和人體關係之關鍵,實因奠基於對人體的佔有與支解。

 

張哲嘉(2013),〈逾淮為枳:語言條件制約下的漢譯解剖學名詞創造〉,收入沙培德、 張哲嘉主編,《近代中國新知識的建構》。臺北:中央研究院,頁1-28。

本文從翻譯學與知識流通的角度,討論西方現代解剖學名詞的漢譯與創造。

 

哈鴻潛、高田 ( 2003 ),《臺灣解剖學百年史》。臺北:中華民國解剖學學會。

此說簡略概述日治時期以來台灣解剖學的發展。

 

王道還 ( 1995 ),〈論「醫林改錯」的解剖學:兼論解剖學在中西醫學傳統中的地位〉。《新史學》6(1):95-112。

本文從王清任的「醫林改錯」入手,討論解剖學在中西醫學中的地位。

 

祝平一(1996),〈身體、靈魂與天主: 明末清初西學中的人體生理知識〉。《新史學》7(2): 47-98。

本文討論傳教士所理解的16、17世紀西方醫學,以及宗教與醫學之間的關係;並說明耶穌會士如何利用中世紀以來的蓋倫醫學傳統結合理學中的格物致知經由人體結構,訴說天主信仰。

 

陳榮邦、馮琮涵、謝銘勳、曾啟瑞 ( 2008 ),〈大體解剖學教學的發展與演變〉。《醫學教育》12(2):59-69。

本文從解剖學的發展、解剖學課程的演變,以及近年來對解剖學課程提出正反觀點的相關文獻進行整理與探討。

 

盧蕙馨 ( 2011 ),〈遺體的聖化,死亡的超越:慈濟大體捐贈的宗教文化現象〉。 《生死學研究》,11:89-174。

此文將大體捐贈與慈濟宗教文化現象做一連結性探討,有助於理解1990年代之後台灣大體捐贈。

 

Mac Donald, Helen (2011). A Body Buried is a Body Wasted: The Spoils of Human Dissection, in Sarah Ferber and Sally Wilde(eds)., A The Body Divided: Human Beings and Human ' Material' in Modern Medical History. Surrey: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pp. 9-27.

本文認為《解剖法》合法地讓教育單位、政府收集窮人的身體,而《濟貧法》(Poor Law)則是政府與教學單位可以合法地與救濟院合作收集屍體。窮人的屍體若被埋葬,就是對於身體的極大浪費,同時也無法讓窮人無用的身體變成有價值的材料。

 

Richardson, Ruth (2001). Death, Dissection and the Destitute. London: Phoenix Press.

Richardson本書最重要的論點是,英國在1832年的《解剖法》此一合法性制度的外表下,延續著以解剖作為極度刑罰之手段,解剖的對象不只是作姦犯科者,也延續到無名的貧困人物。

 

Richardson, Ruth (2008). The Making of Mr. Gray's Anatomy: Bodies, Books, Fortune, Fam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本書探討素有「解剖學聖經」之稱的Gray's Anatomy一書在西方醫學教育所扮演的角色與影響性。

 

Shigehisa, Kuriyama (1999). 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 New York: Zone Book.

比較中國與希臘時期對於身體的描述,其間的關鍵在於觀看事物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