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始史料1


 

  第四部:臺灣醫學史特殊脈絡

 

單元九:台灣瘧疾史(顧雅文)

 

 

原始史料1

 

 

 

落合泰藏編,《漢洋病名対照録》,1882年

 

牡丹社事件中,日軍將熱病統稱為「台灣熱」,而軍醫在統計患病時則用「弛張熱」、「間歇熱」等西方醫學用語之譯名。軍醫記錄了間歇熱或弛張熱的症狀,兩種患者大都是在發病前三、四日開始覺得身體怠惰、頭痛、無食慾、腰痛或腳痛,某天夜晚突然開始惡寒戰慄,高熱達42-44度,併發嘔吐,脈博高達130。輕者翌日緩解,然後再起;惡性者則高熱不退,數夜不能睡。亦有人腹部壓痛,腫大。發作三四日後始能判斷哪一種熱病。

 

「弛張熱」、「間歇熱」到底為何,落合泰藏在明治15年(1882)編的《漢洋病名対照録》提供了重要線索。表中包括漢名、和名、洋名與譯名,最下欄為解釋。間歇熱的和名是はやみ,症狀是規律的發熱,並且在熱症平息期間回復到正常體溫,或低於常溫。弛張熱的發熱溫度起伏明顯,早上比晚上減少華氏三度以上,亦不回復到正常體溫,是較惡性的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