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綱內容


 

  第五部:疾病

 

單元四:台灣結核病史(張淑卿)

 

 

一、宗旨與目標:

   

本單元關注日治至1970年代之前台灣結核病防治技術以及台灣結核病患的病痛經驗。首先提及日治時期結核病防治的討論。其次,討論1950-70年代台灣結核病防治與監控技術,包含體制的建立、人員的訓練與經費的來源。再者,以卡介苗為例說明台灣結核病防治技術與國際接軌的歷程。最後,以鍾理和為例,讓學生明瞭結核病不只是生物事件,尚涉及文化、社會等不同的面向。

 

 

二、教學大綱:

 

1.日治時期結核防治議論

a.  敘述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結核病防治政策,說明當時醫界及衛生官員 如何應對此一疾病。

b.  臺灣總督府一直到1920、30年代才較積極介入結核病的防治,此與因應戰爭需求,重視人力資源的培養與強化人口素質有密切關係。

c.  在藥物治療方面並無重大突破,仍以延續生命或減緩痛苦的支持療法為主。本節建議閱讀張淑卿(2006),<日治時期台灣的結核病防治政策與議論>。《台灣史研究》13(1):51-98。

 

2.結核病的防治與監控技術

a.  首先說明台灣政府如何利用防癆機關的組織、運作模式、國際援助,來顯示對結核病的管控。

b.  戰後防癆體系與技術之變遷有幾個重要面向。WHO、UNICEF與美援的經費資助或技術支援;台灣擁有經驗豐富的基層防癆人員;防癆體系與鄉鎮衛生所的建立。X光、驗痰、卡介苗接種成為監控健康者或找出疑似病患的重要技術。居家藥物治療成為最主要的治療模式,為監控病患的服藥,遂有防癆員之配置。這些監控技術,無論是打卡介苗、照胸部X光、驗痰、管理病患,都是透過防癆行政體系與衛生所來進行。本節建議閱讀:張淑卿(2004),<防癆體系與監控技術:台灣結核病史研究(1945-1970s)>。新竹: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第三、四章。

 

3.卡介苗與結核病防治

 本節以1950、60年代台灣的卡介苗預防接種為例,說明戰後台灣結核防治技術與國際接軌的過程。這項預防接種計劃是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作法為藍本,透過在台灣某些地區的小型試驗,尋求適合台灣社會與台灣人民身體的做法,之後再全面推廣。本節可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a.  卡介苗在實驗室被培養成功,如何走向國際舞台,成為結核病主要的預防措施。

b.  來到台灣的卡介苗如何從實驗室研究,走到小型田野試驗,進而全面性的強制接種。

c.  台灣卡介苗疫苗的生產技術與接種員的技術訓練。

d.  對於卡介苗疫苗的質疑等,討論一個全球性的疫苗,特別是西方社會的防治技術,如何被引進以及於台灣社會實踐與生根的過程。本節建議閱讀:張淑卿(2008),<1950、60年代台灣卡介苗的預防接種計畫>一文。

 

4.台灣結核病患的病痛經驗

在民眾醫療觀念裡,通常自有一套解釋病因與症狀的理論,而此種解釋方式可能與生物醫學之內容大不相同,有時甚至影響醫師與病人之間的溝通或民眾的衛生習慣。當然,生物醫學對於病痛的解釋,也可能藉著醫病互動,成為病患解釋病因的來源。另外,日常生活的經驗累積與人際交流,也有可能影響民眾如何看待病痛。因此本節可討論:

a.  對結核病病因的理解。

b.  對病症的理解與印象。

c.  對結核病的污名化。

d.  結核病患對治療措施,如外科治療、藥物治療、安靜療法與民俗療法的因應。本節建議閱讀張良澤編:《鍾理和全集》(台北:遠行出版社,民國65年)所收錄的<手術台之前>、<鍾理和日記>、<楊紀寬病友>、<閣樓之冬>等篇章。

   

三、問題討論:

 

1. 1970年代台灣結核病退出十大死因之外,請問你認為得以造就此結果的因素有哪些?

2. 閱讀鍾理和作品<手術台之前>、<鍾理和日記>、<楊紀寬病友>、<閣樓之冬>等篇章以及觀看影片<原鄉人>討論這些作品呈現的病患經驗以及結核病形象。

3. 除了結核病之外,你還知道哪些深入社區的疾病防治措施?

 


 

、單元讀物

 

日治至1970年代之前台灣結核病防治史 (請點閱)

張淑卿

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副教授

 


 

、參考讀物:

 

1.基本閱讀:

 

雷祥麟(2004),<衛生為何不是保衛生命?民國時期另類的衛生、自我與疾病>。《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4:17-59。

以「肺結核與肺癆」為例,說明肺癆與肺結核代表了兩組不同的衛生觀念、切身經驗與衛生實作。

 

張淑卿(2006),<戰後台灣的防癆保健員>,《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4:89-123。

本文以1966年至1989年為研究斷限,除述及防癆員設置的歷史背景外,同時討論防癆員遴選之標準以及職場經驗。

 

張淑卿(2004),<防癆體系與監控技術:台灣結核病史研究(1945-1970s)>。新竹: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

本論文的主題是1945-70年代的台灣結核病史,以David Armstrong所提的Dispensary與監控身體的技術為對話空間,認為Dispensary是戰後官方監控結核病身體與社區的一種新技術,同時跳脫生物醫學的角度,指出結核病患的形象多變。

 

張淑卿(2006),<日治時期台灣的結核病防治政策與議論>。《台灣史研究》13(1):51-98。

探討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結核病防治政策、調查研究與醫界及衛生官員對此疾病的預防與治療之討論。即使結核病死亡率在日治時期的下降速度緩慢,但總督府的作為仍對戰後國民政府的結核防治措施有部分的影響。

 

Johnston, William(1995) The Modern Epidemic: A History of Tuberculosis in Japan.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建議閱讀第六章至第九章。探討1850年代至1950年代,日本政府如何防治結核病的歷程,說明國家與醫學之間的複雜關係。  

 

Bryder, Linda(1988) Below the Magic Mountain: A Society History of Tuberculosis in Twentieth-century Britai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此書指出在抗結核藥物發明前,有系統性、規劃性的檢測、診斷以及外科治療與養生法,對於結核病罹患率與死亡率的降低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外科治療與養生法更是當時結核病患重獲健康的主要處理方法。

 

2.進階閱讀:

 

Bates, Barbara(1992) Bargaining for Life: A social History of Tuberculosis, 1876-1938.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此書紀錄結核病患者如何面對、處理結核病,以及結核病如何影響患者的社會關係。 

 

Brock, Thomas D. (1988) Robert Koch: A Life in Medicine and Bacteriology . Wisconsi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此書描述了醫學與細菌學的先驅Robert Koch一生的故事,其中包含發現結核桿菌以及使用結核菌素的經過。 

 

Ott, Katherine(1996), Fevered Lives: Tuberculosis in American Culture since 1870.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本書討論結核病如何從一個浪漫、定義不明的病痛,轉變成威脅人民健康與公共秩序的疾病。 

 

Rosenberg , Charles E. and Golden, Janet(1997) Framing Disease: Studies in Cultural History.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本書為論文集。全書的焦點集中於疾病並不是生物事件,而是一種社會現象。  

 

Rothman, Sheila M.(1994) Living in the Shadow of Death: Tuberculosis and the Social Experience of Illness in American Histor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此書利用日記、傳記、雜誌等資料顯示美國結核病患的病痛經驗。 

 

Ryan, Frank(1992) The Forgotten Plague: How the Battle Against Tuberculosis Was Won and Lost. New York: Little, Brown & Company.

介紹結核病藥物治療的歷史。 

 

Bonah, Christian(2005). The 'experimental stable' of the BCG Vaccine: safety, efficacy, proof, and standards, 1921-1933.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 . 36: 696-721.

從歷史觀點討論卡介苗的研究、標準化與有效性及其爭議。 

 

陳恆安(2008),<疫苗接種或人體試驗?1930年代德國呂貝克卡介苗事件>。《科學發展》426:80-82。

對於1930年代德國呂貝克卡介苗事件的發生與影響之精簡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