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綱內容


 

  第四部:臺灣醫學史特殊脈絡

 

單元八:性別、影像與孫理蓮在戰後台灣的醫療傳道(李貞德)

 

 

一、宗旨與目標:

   

本單元以美國宣教士孫理蓮為例,介紹二次大戰後基督教在台灣醫療傳道的轉變及其中的性別與政治意涵。基於孫理蓮遺留史料的特色,她的故事可被放在三個不同的脈絡中分析:一為自十九世紀下半醫療傳教士東來台灣,從清末、日治到戰後的演變,二為女性參與宣教的經驗、型態與意義,三為視覺媒體在醫療傳道中的功能與特色。預計在本單元三小時的課程之後,學生對台灣醫療傳道史有基本的認識,尤其是其中涉及性別、視覺文化與冷戰時期政治的面向。

 

 

二、教學大綱:

 

1. 以李貞德的論文〈從師母到女宣〉說明孫理蓮來台宣教在日治與冷戰時期的轉變。至少說明三點特色。

首先,是關於醫療傳道性質的轉變。十九世紀中葉以降,西方宣教士藉著帝國主義擴張之便投入海外傳道,其中仰賴外科手術在東方醫病行神蹟者不乏其人。然而,經過日本殖民政府的強力推行,西方醫學在二十世紀中葉的台灣已然成為主流,而自始至終都和這些著名外科故事並存的醫療照護工作,在戰後醫療資源不足的地區依然活躍。孫理蓮便是在西醫不成問題的時代展開她的傳道生涯。她以醫療救助開始,而後擴及育幼和生技訓練,最終則以改信建堂為目標。在戰後政局不穩、百廢待興的台灣,外科手術已非神蹟,關懷照顧才算稀奇,而孫理蓮便是在這個轉變中施展長才,也為這個轉變推波助瀾。

其次,孫理蓮是以妻母的非正式形象從事她的宣教工作。她雖然受過醫護訓練,也穿著護士服從事第一線救助工作,卻不以醫護人員自居,反而以母親自況。雖然她不願自限於師母的角色,而在返台之後追尋女宣的生涯,並且成立正式的事業機構,但不論是她本人或她的傳記作者,都有意無意地持續塑造她非正式的形象。這種非正式的形象符合她隨機應變、彌縫補缺的行事風格,也彰顯芥菜種會和做為創辦人的她二而為一的實況,更重要的是,這種以退為進的自敘手法,也是孫理蓮遭遇各種困難和質疑時最有效的應對方式。

最後,孫理蓮得以在戰後台灣以非正式形象從事醫療救助的宣教事業,實與她的美籍身份有關。戰前,她和丈夫既未受日本殖民政府的支持保護,更因美日之間戰雲密佈而備受監控。然而,戰後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不論在政治、經濟或軍事方面,都仰賴美國的協助。孫氏夫婦因美國人的身份經常得以便宜行事。芥菜種會每個月收到的捐款信絕大多數來自美國,孫理蓮定期返美,將獲得的金錢和實物捐贈,透過美國軍方和在台使館人員的協助運達分發。一方面,在戰後的台灣,美援、慈善救助和基督教幾乎成為同義詞,而另一方面,孫理蓮也藉由各種管道介紹美國鄉親認識這個反共最前線的「自由中國」。如此一來,「基督教的美國」便先和日本殖民者對照,後與共產敵人抗衡,成為「自由中國」的盟友,而孫理蓮的醫療救助事業也在這個關係與形象的塑造過程中推展開來。

 

2.播放孫理蓮、芥菜種會或與之相關的醫療宣教視覺史料,分析其中疾病、醫療與宗教之間的關係如何呈現,並比較與上述利用信件傳記及檔案等文字史料所勾勒孫理蓮之在台經驗,有何異同?包括:一、從痲瘋病到烏腳病防制重點轉變與台灣公共衛生議題發展之關係,二、國民政府、長老會與美援醫療之關係,三、視覺史料在研究醫療史或宣教史上的意義與特殊性。

可用之相關影像資料如下。

a.《趁著白日:孫理蓮的台灣》紀錄片

b. 國際芥菜種會首頁之孫理蓮訪問紀錄片 http://www.mustardseed.org/msi-video-lillian-interview.php

c.《北門嶼•足有情》照片等

 

   

三、問題討論:

 

1. 女性醫療宣教有異於男性的作為與特色嗎?從清末、日治到戰後皆然嗎?是台灣獨有的情況,還是東來醫療傳道者皆然?

2. 李貞德稱「孫理蓮是在戰後轉變的過程中施展長才,也為這個轉變推波助瀾」。請問她指的轉變為何?你同意她對孫理蓮的分析嗎?為什麼?

3. 視覺媒材對醫療傳道有無或有何特殊影響?醫療傳道當時所運用的圖片與影像,對於日後研究又有無或有何不同於文字記錄的意義?

4. 戰後台灣史方興未艾,除了孫理蓮或基督教會之外,還有哪些醫療、傳道與性別相關的議題值得深究?

 


 

、參考讀物:

 

基本閱讀:

 

王文基,〈癩病園裡的異鄉人—戴仁壽與台灣醫療宣教〉,《古今論衡》9(2003),頁115-124。收入林富士編,《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2011,頁433-452。

 

王秀雲,〈有關西方女傳教士與中國婦女的幾個歷史問題:從文獻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8(2000),頁237-252。

 

李貞德,〈從師母到女宣:孫理蓮在戰後台灣的醫療傳道經驗〉,《新史學》16.2(2005),頁95-156。收入林富士編,《宗教與醫療》,頁453-496。

 

李貞德,〈宣教影片中的疾病、醫療與文化:以《趁著白日:孫理蓮的台灣》為例〉,《古今論衡》23(2011),頁144-172。

 

傅大為,《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臺北:群學,2005。

 

鄭仰恩,〈臺灣教會醫學史中道德觀的演變〉,《臺灣神學論刊》,24(臺北,2002),頁189-214。

 

進階閱讀:

 

Hill, Patricia R., The World their Household: the American Woman's Foreign Mission Movement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1870-1920,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5.  

 

Lindvall, Terry, Sanctuary Cinema: Origins of the Christian Film Industry,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7.  

 

Reagan, Leslie J., Nancy Tomes, and Paula A. Treichler, eds. Medicine's Moving Pictures: Medicine, Health, and Bodies in American Film and Television. Rochester: N.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2007.  

 

Wang, Wen-ji, "Laying out a Model Village: George Gushue-Taypor and Missionary Leprosy Work in Colonial Taiwan,"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2007), pp. 111-133.  

 

郭文華,〈如何看待美援下的衛生?歷史書寫的反省與展望〉,《台灣史研究》17(2010),頁175-210。收入祝平一編,《健康與社會:華人衛生新史》,臺北:聯經,2012,頁209-236。

 

延伸閱讀:(與台灣醫療傳道相關的碩士論文頗多,此現象值得注意。)

 

李欣芬,〈基督教與台灣醫療衛生的現代化—以彰化基督教醫院為中心之探討,1896-1936〉,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吳昭儀,〈從遷村到防治:台灣公衛史上的烏腳病〉,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陳威彬,〈近代台灣的癩病與療養:以樂生療養院為主軸〉,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張雅玲,〈北部台灣長老教會研究,1872-1945〉,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賴志忠,〈台灣醫療傳道史之研究—英國長老會與加拿大長老會之比較〉,臺北: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劉慧華,〈孫理蓮(Lillian R. Dickson, 1901-1983)與基督教芥菜種會(The Mustard Seed, Inc.1954)〉,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謝大立,《謝緯和他的時代》,台南:人光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