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綱內容


 

  第一部:醫學史縱觀

 

單元六:西方醫學的生死觀:歷史的考察(李尚仁)

 

 

一、宗旨與目標:

   

本單元以醫學史學者歐伯利(William Randall Albury)的觀點為藍本,介紹西方醫學對於生命與死亡的不同理論與概念,勾勒西方醫學之生死觀幾個重大的歷史轉折,並探討其與現代西方醫學重要發展的關係。最後,本單元簡介近年學界對此一課題的探討,包括器官移植、分子生物學的生命概念以及常民對死亡的社會文化態度等相關重要研究,進而對歐伯利的觀點進行補充與批評。

 

 

二、教學大綱:

 

1.簡短說明西方醫學對於生命與死亡的理解,在不同歷史時期曾發生的重大變化,並介紹歐伯利的歷史分期架構。

 

2.十九世紀之前,西方醫學所認識的生命與死亡之關係是擁有和失去的關係。  

a.介紹古希臘醫學與哲學關於靈魂與內熱(innate heat)的概念,以此為例說明生命與死亡是有與無的關係。

b.解說居維業(Georges Cuvier)所提出「部位的相關性」與「生存條件」等基本概念,討論其功能論的比較解 剖學對西方醫學新的生死概念的重要性

c.以哈勒(Albrecht von Haller)的學說為例,介紹生機論的興起與生命性質的概念。

3.生命與死亡的相關性:

a.介紹法國大革命後臨床醫學對死亡實證內容的看法。

b.解說居維業(Georges Cuvier)所提出「部位的相關性」與「生存條件」等基本概念,討論其功能論的比較解剖學對西方醫學新的生死概念的重要性

c.介紹實驗生理學家柏納(Claude Bernard)與德國生化學家萊比(Justus von Liebig)所提出「生命就是毀壞」、「生命就是死亡」的看法。

d. 以巴斯德(Louis Pasteur)有關微生物和發酵與腐敗關係的看法,以及達爾文的天擇說(natural selection),說明十九世紀醫學與生物學如何理解生命與死亡的相關性。

 

4.生命是可以不斷維修改裝的機器,死亡是醫療技術的極限

a.介紹達斯特(Albert Dastre)、魏斯曼(August Weismann)與梅欽可夫(Élie Metchnikoff)對於生命與死亡的新看法,以及他們對「生命即是死亡」這種概念的批判。  

b.以巴夫洛夫(Ivan Pavlov)的動物外科實驗為例,說明將生命視為可不斷維修之機器的看法。

c.以「救命弟妹」與幹細胞研究為例,說明生命是可不斷維修延長使用期限的機器概念。

d.以腦死的定義說明為何醫療技術的極限就是死亡。 

 

5.討論器官移植與分子生物學等二十世紀醫學新領域的發展,如何形塑對生命與死亡的認識與態度。      

a.介紹醫療人類學者瑪格麗特洛克(Margaret Lock)對器官移植的研究,討論現代醫療科技如何重新界定死亡、日本與西方關於死亡與器官移植的不同態度、以及腦死定義的相關爭議。

b.介紹一九五○年代後,分子生物學主流認為基因是種符碼的看法,討論此種觀點帶來的生命與死亡之概念。

 

6.討論現代醫學的生死概念與常民經驗的關係。

a.以作家珍米勒(Jane Miller)著作為例,討論現代人對醫學技術不斷延長生命的矛盾曖昧態度。

b.從安樂死、協助自殺、臨終照護、胚胎篩選、急救與加護病房等,擇一、二課題進行討論。

 

 

三、問題討論:

 

1.歐伯利的研究認為西方醫學在十九世紀產生重大變化,對生命與死亡的理解從「擁有與失去」改變為「相關性」,你同意他的觀點嗎?為什麼?

 

2.你認為物理與化學原理可以解釋所有的生命現象嗎?生命與死亡是否具有某種獨特的性質,是物理與化學原理所無法解釋,而只有醫學與生物學能夠加以科學解釋? 

 3.歐伯利認為現代醫學對死亡是種「技術性」定義,死亡的意義就是醫療技術的極限。洛克則認為器官移植的需要推動死亡的認定往前移動(由心跳呼吸停止轉到腦死;企圖將腦死的定義由腦幹生命中樞不可逆的損壞,改為大腦皮質不可逆的損壞導致意識喪失)。你同意這樣的評斷嗎?你的理由?

 

4.洛克認為器官移植創造出了「二度死亡」這個奇特現象。庫特則認為器官移植是二十世紀醫學生命與死亡疆界模糊的顯著例子:「死掉的身體有一部分是活的,活人的身體則有一部份來自死掉的身體。」你同意這樣的描述嗎?你的理由?

 

5.許多分子生物學者認為生命是一種資訊系統,基因體是本生命之書、是一套生命的符碼或一種生命的語言。你同意這種觀點嗎?你的理由?

 

 6.努蘭(Sherwin B. Nuland)所著《死亡的臉》 (How We Die: Reflections on Life’s Final Chapter)對現代醫學「征服疾病」與「搶救」的心態,提出質疑與批評。「搶救」的心態和二十世紀以來西方醫學的生死觀有怎樣的關係? 你同意努蘭的批評嗎?你的理由?


 

、 單元讀物

 

西方醫學的生死觀:歐伯利的觀點 (請點閱)

李尚仁   Shang-Jen Li  

                

                        

生命與死亡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現象,也是醫學根本的課題。乍看之下,生命與死亡的區別顯而易見、毫不含糊:死亡是生命的終結,兩者不相容、二元對立;兩者間應該沒任何模糊的空間。然而,回顧西方醫學歷史,我們會發現醫學對於生命與死亡曾有過立場分歧、內容差異極大的理論與概念,對於生死關係的看法也曾出現重要的轉折 ...

 


 

、參考讀物:

 

1. 基本閱讀

 

Albury, William Randall, “Ideas of Life and Death,” in W. F. Bynum and Roy Porter (eds.), Companion Encyclopedia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London: Routledge, 1993), pp. 249-280. 對西方醫學從古希臘到二十世紀關於生命與死亡的不同理解,提出宏觀的綜述與深刻的分析,也是本單元讀物的主要參考。

 

Cooter, Roger, “The Dead Body,” in Roger Cooter and John Pickstone (eds.), Medicin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msterdam: 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 2000), pp. 考察二十世紀西方醫學對死亡的理解與態度,從社會與文化面向進行相當全面的回顧與反思,提出許多值得進一步探討與辯論的重要議題。

 

Hall, Thomas S., History of General Physiology, 2 volum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9). 對古希臘到二十世紀初西方醫學之生命理論的歷史綜覽,雖然有些觀點較為老舊,部分內容也在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出現後需要修正,仍是一本很有價值的參考著作。

 

Lock, Margaret, Twice Dead: Organ Transplants and the Reinvention of Death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著名醫療人類學者對於日本與歐美對腦死與器官移植截然不同態度的比較研究,分析現代醫療科技如何改寫死亡的定義與相關爭議。

 

努蘭(Sherwin B. Nuland),《死亡的臉》(How We Die: Reflections on Life’s Final Chapter) (臺北:時報出版,2009)。作者是耶魯大學的外科教授,由現代醫學觀點對死亡過程所做之生動的科普描述與反省。

 

2. 進階閱讀

 

Canguilhem, Georges, Knowledge of Life, translated by Stefanos Geroulanos and Daniela Ginsburg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2008). 對西方醫學與生命科學的重要生命概念與理論,如機械論、生機論、環境(milieu)、細胞學說、畸形等做出敏銳精深的考察。

 

米歇爾.傅科(Michel Foucault)著,劉絮愷譯,《臨床醫學的誕生》(臺北:時報文化,1994)。對法國大革命之後的巴黎醫學,尤其是比夏(Xavier Bichat)對於死亡的概念,有深刻的討論。

 

Foucault, Michel,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London: Routledge, 1970). 對居維葉(Georges Cuvier)的學說以及現代生死概念的興起有精彩的分析;歐伯利的論點,尤其是其所謂西方醫學在十九世紀之前沒有「生命」的概念,主要受到這本著作的啟發。

 

Jacob, François, The Logic of Life: A History of Heredity (London: Penguin, 1989). 雖然標題是遺傳學史,然實可說是本一般生物學史著作。作者關於脢的分子生物學研究對於理解messenger RNA功能做出重大貢獻,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獎。本書也對「生命是種資訊系統」的看法有著精要闡述。

 

Kay, Lily E., Who Wrote the Book of Life? A History of the Genetic Cod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一九五○年代至二十世紀末的分子生物學史,對於分子生物學主流將生命視為資訊系統的想法,進行深入的考察與批判性分析。

 

Stone, Lawrence, “Death,” in idem, Past and Present Revisited (London: Kegan and Pual, 1987 ), pp. 393-410. 簡短而精要地回顧西方學界近年有關死亡的重要史學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