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蚊子、傳染病

陳維鈞
長庚大學醫學院寄生蟲學科

  環繞人之情境即構成環境,而人一旦存在即與環境相融合。環境有變,影響層面往往十分廣泛,疾病(尤其是熱帶疾病)的發生與分佈所受到的影響,就是其中顯著的例子。可能改變環境的因素包括:氣候變遷、自然災變、土地開發、都市化、人口遷移及社經發展等。

  環境和生活品質的關係是無法一分為二的,雖然保護環境本應是人類與大自然共存的基本態度,但人類在環境中生活,卻不得不去運用環境。結果當然有得也有失,從世界衛生組織在泰緬邊界區的一項調查顯示,該地區的森林覆蓋率,從1986年的59.5%下降至1995年的23.5%,這些新開發區雖然改善了當地部份民眾的生活,瘧疾病例卻同時在這些區域迅速增加。人類究竟該怎麼與環境共處真是一門科學與藝術兼具的學問。完全自然的環境,不一定適合人類生活,怡人的生活環境也不必然有益健康。傳染病的發生受環境的影響很人(如下圖),因此,如何擁有一個健康的環境是另一個必須思考的層面。

  適當的環境在適宜的氣候調節下,造就蚊蟲孳生,透過蚊蟲傳播病原體,最後由病原體致人於病,這是蚊媒疾病在自然界的循環。臺灣有這樣的條件,也曾有這樣的疾病,值得我們回顧,也值得我們思考血絲蟲病象皮病--人類對象皮病的認識,可以回溯到西元前600年的古印度和和波斯。直到 1878 年,曼遜(Patrick Manson)證實絲蟲是由蚊蟲所媒介。絲蟲有許多種,曾流行於臺灣的種類是班氏絲蟲(Wuchereria bancrofti),人為其唯一的寄主,病媒是熱帶家蚊。這種蚊蟲是居家常見的騷擾性害蟲。在呈丙,終年可見,每當午夜時分,好夢正酣,郤聞嗡嗡蚊聲,繞耳下去,多半是熱帶家蚊來襲的徵兆。

  象皮病乃因患者的組織增生導致肥厚腫大,主要發生於四肢和陰囊等部位。臺南最早發現的血絲蟲病流行,是1937年在澎湖所作的調查。後來,高雄縣、臺南縣、金門及馬祖均陸續出現規模不等的流行,其中以金門地區較為嚴重,根據1954年所作的調查,感染率為19.1%不過,目前已無確定的臨床病例。

  瘧疾--近代科學發展以前,"瘴氣致瘧"一直被認為是瘧疾的致病原因。目前,瘧疾仍是大部份熱帶國家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近年來,由於土地利用的型態改變(例如水稻栽培面積增加)、人口因經濟或政治因素而遷移,加上全球氣溫普遍上升,間接促成瘧疾病例增加。世界衛生組織在1994年所做的統計顯示,全世界大約有 3.5 億的人感染瘧疾,其中死亡病例超過一百萬。儘管許多國家都不遺餘力地進行防治工作,病例卻仍有增無已。

  瘧疾的主要病徵是呈週期性的發燒型態,紀元前三百多年前,醫界先哲希伯拉提斯(Hippocrates)對此就已有詳細的觀察。瘧原蟲則在1880年由法國軍醫拉法蘭(C.L.A Laveran)從患者體內發現。而瘧原蟲的有性生殖則是由羅斯 (Rona1d Ross)於1897年發現。羅斯和拉法蘭也因為在瘧疾研究的重大發現,分別在1902年和1907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瘧疾在臺灣曾有過一段鼎盛的時期,戰後初期全臺灣約六百萬人口中,至少有一百五十萬人口感染瘧疾。之後,由於DDT廣泛使用,配合各項積極的防治措施,世界衛生組織1965年宣佈臺灣為瘧疾根除區。

  瘧疾治療藥物的使用,可以回溯到1638年,當時秘魯總督的妻子金瓊伯爵夫人(Countess d'El Cinchon)染患瘧疾,被當地一種稱為金雞納樹的樹皮治癒。後來大量使用的抗瘧疾藥物--奎寧(quinine)即是由此提煉出來。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大力推介一種新的抗瘧藥物--青蒿素(artemisinin),這種藥物是從中國傳統用於解熱的草藥--青蒿(Artemisia annua)中提煉出來的。

  登革熱--登革熱開始在人類的傳染病學史上出現,始於十八世杞末葉,及至1906年,埃及斑蚊被發現是主要的傳播媒介;翌年,又證實病毒為其致病原。目前已知登革病毒共有四個血清型。除人類外,登革熱病毒並無適當的動物宿主,猴子雖可被感染,但感染效率並不高。

  早在西元1870年,臺灣就已經有登革熱流行的記載,當時稱之"斑砂"。1942-1943年間,臺灣發生歷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流行,造成當時總人囗約百分之八十受波及,主要是因為大批自南洋撤回的日軍從高雄登陸,其中部份成員帶病入境,未幾即蔓延全島。日本據臺時期,登革熱一詞被一般民眾稱為"天狗熱",乃係由"dengue"一字的日語發音,轉化成臺語而來。現今六十歲以上的臺籍民眾,對這個名詞大概都不會太陌生

  1981年,小琉球再度出現戰後首度的大流行,全島超過八成的民眾在短短幾個月內被感染。 1987年十月,高屏地區再度爆發大流行,至該年底,僅僅兩個多月的報告病例即達1387名。這一波流行一直持續到1988年,全年累計的報告病例共有10,420例。自此之後,臺灣雖再沒有如此大規模的流行,但除了 1990及1993年沒有本土病例發生外,其餘各年無一倖免,顯示登革熱和臺灣社會的關係愈趨緊密,這是個不得不正視的警訊

  日本腦炎--臺灣最早的日本腦炎病例發現於1938年,日本腦炎和登革熱的病原在病毒學上近似,但引起的疾病卻迥然不同。症狀較輕微的日本腦炎病例會出現頭痛、發燒和無菌性腦膜炎; 嚴重者則有急性的頭痛、高燒、昏迷、痙攣、不省人事甚至死亡等症狀。病癒後有部份病人會留下神經性或精神性方面的後遺症。這幾年,年輕病例漸少,反而年紀較長的比例偏高,l968年起臺灣全面實施日本腦炎疫苗注射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日本腦炎的病媒蚊因地百而有所不同。在臺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和白頭家蚊為重要。其中白頭家蚊不嗜吸入血,和人體病例並無關係。這些蚊蟲都是以水稻田為其孳生環境。此病毒常感染豬、牛等動物,但多半沒有致病性。人是經由病媒蚊叮咬帶病毒的動物後,再叮咬人體而感染。由於人並非日本腦炎病毒的良好宿主,自然界中透過人--> 蚊-->人的途徑傳播疾病的情形少之又少。

生命醫療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