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界外到帝國邊陲:
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岸裡地域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
柯志明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一)上課大綱:

        界定領域內各類土地的性質,建立空間秩序,也就是規範其上的人群關係。清代臺灣的國家權力透過地帶的區劃,界線的設置,以及相關管制性法令、行政措施的施行,即泛稱的的空間策略,進行對多元族群社會的控制。十八世紀中葉「生番在內、漢人在外、熟番間隔於其中」的三層制族群分布政策,以及相應的三個人文地理區領域之形成,係國家權力為控制之目的而施展空間策略之結果。三層制的空間規劃把中間地帶設定為「界外禁地」,保留給熟番「打牲耕種」(打獵與自耕),卻由於漢人定耕農業擴張的驅力而不斷被逾越。採取不切實際之隔離方式「劃界遷民」意圖淨空漢人開墾者的國家,終究只能任憑各種(合法、非法的)界外私墾者自行安排建立空間秩序。

  在無法禁止又不願治理的情況下,夾心層地帶終於逐漸形成威脅國家權力的地方勢力,具體呈現於林爽文事件。動亂後,國家權力再也無法置身事外。它改採策略性介入,於十八世紀末將此夾心層地帶以「歸屯為界」的新界線區劃出來,做為屯番保留區,正式納入控制。該地帶空間策略從無到有,從模糊到明確,無疑代表著國家權力的進一步延伸。在此「從界外至帝國邊陲」的轉型過程中,國家權力依其積極利用屯番武力之目的,重新界定夾心層內各類型土地的性質,藉以規範領域內不同群體間的差別利益及相互關係。起初由於國家權力在夾心層地帶的自我設限,藉由種種名目掩護閃避過國家禁令而進入該地帶「界外私墾」的社會群體,選擇了不同方式與周遭環境互動,取得各別的利益,又致生彼此間複雜的合作/衝突關係。這些選擇所衍生的後果,在國家權力將夾心層地帶納入控制後,不斷因應著國家保護屯番土地收益的策略與制度規劃,又進一步發展出地方社會特定的土地安排與人群關係,也呈現出國家與社會行動者間相對力量的變化消長。

(二)思考問題:

  1. 清代國家權力如何透過空間策略進行對多元族群社會的控制?
  2. 因應分而治之的三層制空間規劃,地方社會如何發展出迂迴自存之道或進行直接折衝?
  3. 如何從上述國家權力與地方社會的互動過程說明邊陲地帶的納入及其空間秩序的形成,以及國家與社會行動者間相對力量的變化消長?

(三)指定閱讀資料:

  1. 柯志明,〈從界外到帝國邊陲: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岸裡地域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原文〈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清代臺灣屯番制的設立與岸裡地域大甲、大安溪流域中游夾心層地帶的土地安排和人群關係〉,發表於「第二屆沿山地區聚落與族群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2012年6月19日至20日。)

(四)參考書目:

  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