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資訊與歷史解釋:
清代臺灣熟番地權與族群政治
柯志明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上課大綱:

  演講者試圖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IS) 的協助提供一個歷史解釋,既可以說明清代臺灣番租的坐落與的數量,也可以更有效的說明熟番地權各種類型及其變化發生的時間與原因。

(一)熟番地權的政治經濟學:國家剝削說VS理性國家說

  1. 國家剝削說(施添福):掠奪者與漢人的幫凶    
  2. 理性國家說(邵式柏):以精雕細琢的治理技藝 (statecraft) 來形容清廷的臺灣統治。

(二)經驗結果的呈現與檢驗

  既存理論最大的 puzzle 在無法確定理論所預測的最後結果:熟番地權的數量與坐落  

  1. 施添福的流離說理論命題所預測的經驗結果:新竹案例
  2. 邵式柏的族群安定現狀說理論命題所預測的經驗結果:臺北案例
  3. 土地申告書新竹地區普查數據(清末281庄,逐戶統計)

  熟番地權集中在特定地帶,熟番地權保護因地帶而寬嚴不一。探討熟番地權的坐落與性質變化,地帶是不容忽略的面向。

(三)歷史解釋的重新建構: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

  1. 重新配置(reallocation)
    熟番作為夾心層族群的族群結盟政策→三層制的族群分佈(生番在內、漢人在外、熟番居間)。
  2. 熟番地權演變的因果位階
    特惠保護的「番大租」制應納入乾隆時期三層制族群分布制度設計下的一環來理解,族群政治佔有較高的解釋位階。    

思考問題:

  歷史解釋提供可以幫助我們推演出整個歷史過程的解釋架構。地理資訊如何改變及貢獻於歷史解釋?

  1. 確認指涉實存的歷史訊息 (fact or fiction):文本(一般所指的史料)、空間資訊、數據等。 (但不僅止於傳統史學的如實再現。)
  2. 針對特定的結果提供一個考慮進時間性 (temporality) 的因果解釋,並進行經驗檢證 (mutual interrogation of theory and evidence)。(但並非針對普同性必然法則的重複驗證,如自然科學可以不斷重做的實驗。)

指定閱讀:

  1. 柯志明,〈理性的國家與歷史的機遇:清代臺灣的熟番地權與族群政治〉,《臺灣史研究》6.2(2000),頁1-76。

參考書目:

  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PreviousNext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