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乩的面貌(影像篇)
林富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壹、 引言:如何認識「童乩」?

  1. 語言之路
  2. 文獻之路
  3. 田野之路
  4. 影像之路

貳、欠缺組織的群體:童乩的「人群學」(prosopography)分析:

  1. 性別
    (一)男
    (二)女
  2. 年齡
    (一)孩童
    (二)少年
    (三)青年
    (四)中年
    (五)老年
  3. 服飾
    (一)常服、制服與圍兜
    (二)散髮、頭巾與戴冠
    (三)赤腳與鞋襪
    (四)裸體、紅巾與刺青
  4. 兵器
    (一)七星劍
    (二)鯊魚劍(骨刀)
    (三)月斧
    (四)刺球(紅柑)
    (五)狼牙棒(釘棍)
    (六)銅針
    (七)鋸刀
    (八)關刀
    (九)其他
  5. 樂器
    (一)鑼
    (二)鼓
    (三)木魚
    (四)笛
    (五)其他
  6. 法器
    (一)香(香把、香爐)
    (二)紙錢
    (三)符
    (四)旗(令旗)
    (五)神像(塑像、畫像)
    (六)酒
    (七)其他
  7. 主祀神靈
    (一)王爺
    (二)「母娘」(王母娘娘、瑤池金母、無極老母、黎山老母、九天玄女)
    (三)佛菩薩
    (四)關公
    (五)太子爺
    (六)媽祖
    (七)玄天上帝
    (八)濟公
    (九)「夫人」(一品夫人、三奶夫人等)
    (十)法主公、大眾爺、恩主公、三山國王、三清道祖、五顯大帝、土地公等

參、影像中的童乩面目:清晰還是模糊?

  1. 影像資料的優勢
    (1)直接而有力的證據
    (2)鮮明而深刻的印象
    (3)清楚的呈現:妝扮、法器與展演
  2. 影像資料的限制
    (1)仍需語言或文字的描述與詮釋:metedata?
    (2)不足以呈現個體或群體的「變動」:歷史?
    (3)「人群」的社會屬性不明:職業?教育?經濟?婚姻?家庭?社群?

肆、童乩的「再現」(representation)

  1. 影像與文獻的對話
  2. 由田野走向歷史
  3. 與童乩共舞

伍、結語:記錄、認識與溝通

陸、指定閱讀

 

PreviousNext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