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第八十六期    2009年02月10日

 
 
內容索引:
網路資源 「影像與醫療的歷史」計畫網站新增資料
活動訊息 相關活動消息
出版資訊 2009年02月書籍出版訊息
相關訊息 書評、相關討論、「生命醫療史研究室」新增書籍......
   
 
網 路 資 源  
 

 

 
 新竹市政府文化局 ,《 新竹市醫療業耆老口述歷史》(新竹:新竹市文化局  ,2009)。

【簡介】本書內容,包含口述歷史及論述二大部份,其中口述歷史,訪談了助產士3位、護士3位、醫事行政4位及醫師9位,共計19位醫療耆老。新竹市醫療耆老生命經歷豐富,從事的工作與民眾的生命密切相關,甚至是公共衛生安全的保關者,受訪的醫學耆老見證、參與不同時代的流行傳染病或各種衛生事例,累積豐富且多元的口述史料記錄,其實他們就是一本活的教科書和活的博物館,是城市發展史值得重視、演繹和發揚的重點項目。 .......【全文
 

-----------------------------------------------------------------------------------------------------------------------------------------------


 

  拉斐.福德 Forde, Ralph Quinlan 著;林瑞堂 譯 ,《 西藏醫藥》(台北: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9)。

【簡介】 本書作者是整體醫學顧問,也是合格的草藥師、芳療師,與西藏淵源甚深。他追隨上師致力於聞聲救苦,在英國成立「藥師佛基金會」。他以圖鑑方式介紹西藏醫療體系,共百餘張彩圖,精選數十幅古老西藏壇城、唐卡、佛像、占星圖、古代醫療典籍手繪圖等,引介西藏民族文化背景,說明傳承自西元八世紀的古老醫學智慧,如何在現代世界裡幫助人們創造身體的健康與靈性的幸福。  .......【全文
 

-----------------------------------------------------------------------------------------------------------------------------------------------


 
 

Sherman Cochran,Chinese Medicine Men: Consumer Culture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簡介】In this book, Sherman Cochran reconsiders the nature and role of consumer culture in the spread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He moves beyond traditional debates over Western influence on non-Western cultures to examine the points where Chinese entrepreneurs and Chinese-owned businesses interacted with consumers. Focusing on the marketing of medicine, he shows how Chinese constructed consumer culture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and extended it to local, national, and transnational levels.  .......【全文

 

 
 
top  
活 動 訊 息  
「影像與醫療的歷史」九十八年度第一次討論月會


講題:
從法國公共救濟博物館藏品看醫療史
主講: 戴麗娟 教授(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時間:98 2月19日(星期四)下午二點至四點
地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大樓
701會議室
主辦單位:「影像與醫療的歷史」計畫、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詳情請參閱網址: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ih/index1.htm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衛生史研究計畫」學術演講


題目:花柳病的衛生史:從「娼妓驅黴院」到「婦人病院」的初探研究
時 間:九十八年三月三日(星期二)上午十時
地 點:中研院人社中心B202會議室
主講人:梁秋虹 (台灣大學社會所博士班)
中研院人社中心「衛生史研究計畫」 http://www.issp.sinica.edu.tw/hygiene/index.html
聯絡人: 盧詩婷 聯絡方式:02-27898124
Email: hygiene@gate.sinica.edu.tw
聯絡人: 盧詩婷
聯絡方式:TEL: 02-2789-8124
     Email: hygiene@gate.sinica.edu.tw

 
2009年春季班(公衛教育在社大)種籽師資終身教育研習營


葉金川 賴幸媛 王惠珀 鄭慧文 陳樹功 陳美霞 郭育良 吳挺鋒 蔡宏政 蘇偉碩……眾仙會合,
為台灣的食品安全把脈!
小心,禍從口入!!
食品安全這把燎原大火,去年九月從中國快速延燒至世界各國,無一不膽戰心驚。那麼,臺灣呢?
本活動邀請到衛生署葉金川署長、陸委會賴幸媛主委、前藥政處處長王惠珀教授、前食品衛生處處長鄭慧文教授、前藥物食品檢驗局陳樹功局長、成大陳美霞教授、臺大郭育良教授以及多位重量級講師,眾仙會合!要共同來為臺灣的食品安全把脈。問診過程絕對精彩,不容錯過!!

~『我們的公共衛生』系列課程之十二~
飲食安全的風險管理
『中國毒奶粉受害嬰幼兒受害人數增加 兩嬰不治』、『中國毒奶品危機擴大 日本丸大食品回收點心』、『緬甸將全面沒收並銷毀中國製嬰兒奶粉』、『香港一女童飲用中國毒奶粉罹患腎結石』、『三鹿隱匿毒奶問題八個月 紐西蘭母公司驚駭』、『雀巢強調產品安全 質疑台灣當局禁售標準』、『世衛:許多國家最近才訂食品含三聚氰胺限量』…。

2008年,首發於中國,影響遍及世界各地的毒奶粉事件,掀起臺灣公共衛生必須要關注的另一種風險型態。飲食安全的風險,滲透在臺灣社會的每個毛細孔中,超市賣的、攤販使用的、家裡烹煮的、飯店提供的、…,無處不充滿著三聚氰胺所帶來的健康風險,而究竟這種風險是專家說了算、政策定了算,還是必須要透過教育的紮根,賦予民眾知而後決定的風險判斷能力,讓民眾自己決定才算數?這不僅僅是有病治病的疾病管理,更不是靠著專家學者分歧的專業見解、隨著政策上下擺動的安全檢測值就能夠安定民眾恐慌心理的突發健康事件,而是與我們日常作息密切相關的飲食安全風險管理。

本培訓活動不僅僅要從專業、政策、民眾以及全球性的視野來探討飲食安全的風險管理,更進一步延續我們最深切的關懷與行動-深翻,再深耕出臺灣社會中,安穩民眾健康的草根力量。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協辦單位:高雄縣鳳山市公所、高雄縣鳳山社區大學、台北市大安社區大學
活動網址:http://140.116.61.225/signup/index.html
協會電話:02-23687900
聯絡人:卓淑惠 小姐 02-23687900 0926-905988
陳慈立 小姐 06-2516445 0931-872060
                                                                                          各場次活動規劃 
 

【中區】

2/21-2/22 台中世界貿易中心三樓301會議室
(台中市西屯區天保街60號)

第一天 第二天
時間 課程名稱/講師 時間 課程名稱/講師
0820 報到、始業式 0830    報到
0910 知識份子的再出發

陳美霞 教授

0900 從三聚氰胺事件
看台灣的食品衛生政策

陳樹功 前局長

1000 輕鬆一下 1020 輕鬆一下
1010 食品安全面面觀

鄭慧文 教授

1030 社區實做DIY-
飲食安全的社區紮根
1150 午餐約會 1200

1230

午餐約會

從紀錄片〈油症-與毒共存〉談公衛專業與社會責任

蔡崇隆 導演、油症受害者代表

邱曉玲 老師

1320 臺灣公衛體系因我而改變~首部曲

中區聯誼會

1420 輕鬆一下
1430 全球化下的中國製造與我何關?

吳挺鋒 老師

1500 臺灣公衛體系因我而改變~二部曲

卓淑惠 專員、曾懿德會長

1600 明天見 1600 結業式

 

 

【北區】

2/28-3/1 台北市大安社區大學

第一天 第二天
時間 課程名稱/講師 時間 課程名稱/講師
0820 報到、始業式 0830    報到
0910 知識份子的再出發

   陳美霞 教授

0900 食品安全衛生的兩岸協商:過去、現在與未來

賴幸媛 主委

1000 輕鬆一下 1020 輕鬆一下
1010 人吃東西的風險意識-從毒奶談起

王惠珀 院長

1030 社區實做DIY-飲食安全的社區紮根
1150 午餐約會 1200

1230

午餐約會

從紀錄片〈油症-與毒共存〉談公衛專業與社會責任

蔡崇隆 導演、油症受害者代表

郭育良 教授、邱曉玲 老師

1320 公衛人的使命

葉金川  署長

1420 輕鬆一下
1430 全球化下的中國製造與我何關?

蘇偉碩 老師

1500 臺灣公衛體系因我而改變~二部曲

卓淑惠 專員、簡菁良會長

1600 臺灣公衛體系因我而改變~首部曲

北區聯誼會

1600 結業式
1700 明天見

 
 

【南區】

3/7- 3/8 鳳山市公所

第一天 第二天
時間 課程名稱/講師 時間 課程名稱/講師
0820 報到、始業式 0830    報到
0910 知識份子的再出發

   陳美霞 教授

0900 頭家變專家-從三聚氰胺事件談公共衛生的草根民主

蔡宏政 老師

1000 輕鬆一下 1020 輕鬆一下
1010 食品安全面面觀

鄭慧文 教授

1030 社區實做DIY-飲食安全的社區紮根
1150 午餐約會 1200

1230

午餐約會

從紀錄片〈油症-與毒共存〉談公衛專業與社會責任

蔡崇隆 導演、油症受害者代表

邱曉玲 老師

1320 臺灣公衛體系因我而改變~首部曲

南區聯誼會

1420 輕鬆一下
1430 全球化下的中國製造與我何關?

吳挺鋒 老師

1500 臺灣公衛體系因我而改變~二部曲

卓淑惠 專員、黃淑貞會長

1600 南部地方論壇-

預防汙染,如何從社區組織做起?

1600 結業式
1730 明天見




 活動資訊 
 招募對象:
(1) 曾參與〈公衛教育在社大〉相關培訓之種籽師資
(2) 具有醫護公衛背景之大學或專科以上畢業(含研究所在學生),且對社區行動極富熱忱者
 時間地點:【中區】2/21-22 台中縣市地區社區大學
(確切地點將公布於活動網站)
【北區】2/28-3/1 台北市大安社區大學
(台北市金甌女中校內)
【南區】3/7-8 高雄縣鳳山市公所
 報名方式:報名網址http://140.116.61.225/signup/index.html
一律採網路報名,即日起開放報名,各區名額有限,額滿為止,報名成功者,系統將自動回覆至您的電子信箱(未獲回覆者,煩請主動來電本協會查詢,謝謝!),並於各場次活動前一週將報名成功者名單公布於本活動網站。
 收費方式:現場收費,包含一切活動所需之費用。
《社團法人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會員1000元、非會員1500元。
 其他說明:
(1) 詳填個人資訊:本協會將會登錄所有參與者的參與教育訓練的次數、時數,彙整存檔,以便未來查核與申請研習證明,因此,報名時務必詳填報名資料,以免個人參與研習的資料無法確認追溯。
(2) 行前通知:各場次的行前通知(包含會場位置、交通資訊以及活動流程),將於活動前三日以email形式寄發給所有報名與會的師資,並同時公佈於本活動網站。
(3) 公務人員時數認證:依照實際參與情形給與學分認證,全程參與者,共可獲得11學分。
(4) 終身教育學分認證:為提升公衛種籽師資群之專業知能與教學技能,自第九次研習培訓(即2007秋季班)開始,〈公衛教育在社大〉正式推動「終身教育學分護照」制度,以護照學分之時數證明,鼓勵受訓之種籽師資持續進修,以達終身學習、終身教育之目的。把種籽師資接受本協會所主辦之相關系列課程終身教育研習營,以及從事社區社大服務與授課情形記錄在護照中,從“量變到質變”的教育成果就會展現在種籽師資的護照上,並作為師資評鑑制度之基礎。
本協會內部認證的終身教育學分共分為三類,第一類為終身學習學分(持續進修),第二類為社區參與學分(社大授課、社區參與),第三類是志願服務學分(本協會重要活動與會議參與)。學分護照為師資人手一本,並將溯及過往,過去所有活動將予以登錄。
〈公衛教育在社大〉之舊師資請務必於培訓當日攜帶您的學分護照至活動現場登錄參與情形,而第一次參與本協會舉辦的培訓活動者,現場將會提供學分護照。


 課程與講師介紹 
講題:公衛人的使命
講者:葉金川 署長/行政院衛生署署長
課程簡介:常年為臺灣公共衛生問題的解決奔波的公衛界老將--葉金川署長,在2003年SARS侵襲臺灣、社會緊張慌亂之際,進入因院內感染而封院的的臺北市和平醫院提供協助,成了“抗煞英雄”。 去年,就在臺灣社會因毒奶粉事件而紛紛擾擾之刻,又臨危受命,接下衛生署署長這個領導、掌理全國公共衛生事業的重責大任,進行危機處理與社會溝通,再度贏得臺灣社會大眾的敬重。本課程,葉署長將現身說法,分析敘述:他如何看待臺灣“公衛人的使命”。本課程對所有投入公衛改革理想的有志之士將是一個絕佳的激勵,對《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過去六年來未曾停歇的在草根深翻與深耕的這群公共知識分子也是一個絕佳的呼應。

講題:知識份子的再出發
講者:陳美霞 老師/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課程簡介:二○○三年SARS對台灣社會的巨大衝擊,造就了台灣公共衛生界史無前例的、全國性的、一千多位「公共知識分子」的集結與形成。這群公衛醫療知識分子以社區大學為平臺,推出以“解放公衛知識,改造公衛體系”為理想的《公衛教育在社大》大規模行動。
近六年不曾停歇的草根耕耘與實踐,印證這群知識分子當年行動起始就提出來的、公衛體系廢功的問題,更加強了他們為公衛改革理想而努力的決心。他們決定更有組織、更有系統的推動他們的理想,因而成立了《社團法人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
金融海嘯對世界及臺灣的經濟造成巨大的沖擊,貧富差距、健康不平等、失業、公衛體系廢功等等問題將不可避免的快速惡化。本課程將分析敘述:面對這些更嚴峻的挑戰,《社團法人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這群知識分子將如何再出發,如何以集體創作的精神,邁向公衛改革的萬里長征。

講題(北區):人吃東西的風險意識-從毒奶談起
講者:王惠珀 老師/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院長、前藥政處處長
課程簡介:人民要的不多,活得安全健康而已。本課題將從毒奶談到人吃東西(食品及藥品)的風險,提出台灣人三個無可規避的風險議題:(1)看不見的危險最危險-知識經濟的風險;(2)不可以用身體拼經濟-知識經濟的公平交易及(3)預防風險。

講題(中、南區):食品安全面面觀
講者:鄭慧文 老師/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前食品衛生處處長
課程簡介:處於「民意優先、健康第一」的樂活時代,食品產業在近年來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對內,食品產業必須滿足大眾飽足與營養的需求;對外,食品產業也隨著全球化而踏上國際營運舞台。然而不論食品產業如何發展,「健康」與「安全」,是產官學各界對消費者的共同承諾。有鑑於此,如何針對食品產業立法、管理,以創建安全的消費市場、蓬勃的產業環境,就成為政府在制定及執行食品法規時,最重要的考量。
「有效管理食品安全」,已成為台灣全民期待的焦點,也是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議題。我們必須體認到,只有建立安全的消費環境,才能創造繁榮的產業環境。完善的食品法規,若要真正落實,就必須藉助各界的力量,才能使產業運作的腳步,穩定前進。

講題:全球化下的中國製造與我何關?
講者:吳挺鋒 老師/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中心助理教授
蘇偉碩 老師/精神科專科醫師
課程簡介:全球化創造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崛起。如今我們絕大多數的日常生活所需,幾乎都與「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有關。當然,我們可以拒絕所有的「中國製造」,但美國記者的親身實驗卻指出了,除非妳的錢夠多(甚至有錢還買不到),時間夠多(因為可能要跑到很遠的地方才買得到非中國製造),否則「中國製造」仍是難以避免的生活選擇。然而,中國製造不只是「產品的輸出」而已,也往往代表了某種「風險的出口」。如果我們的生活還是必須與中國製造打交道,那究竟該怎麼理性面對中國製造的風險?

講題(中區):從三聚氰胺事件看台灣的食品衛生政策
講者:陳樹功 老師/前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局長
課程簡介:食品如果不安全,自然會影響民眾健康,因此長久以來一直就是民眾關心的話題,當然也是媒體報導的重點。去(97)年9月中旬爆發出來的三聚氰胺污染事件,正好符合新聞報導的要件,再加上國內民眾對於食品安全的瞭解不足,因此一個客觀的科學議題,轉變成為帶有政治意味的事件,耗費了許多寶貴的資源。究竟哪些情況下的食品不安全?食品安全要如何來衡量?以及該如何做才能增進食品安全、確保民眾健康,除此之外,台灣該如何朝著更具前瞻性、實用性的食品衛生政策方向前進,將是本課程的重點議題。

講題(北區):食品安全衛生的兩岸協商:過去、現在與未來
講者:賴幸媛 主委/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主委、前立法委員
課程簡介:從兩岸三通的開放,兩岸人民來往的密切,食品安全衛生問題逐漸成為兩岸人民共同關切的重要課題。身在台灣的我們,應該如何尋找兩岸協商對提升食品安全衛生的著力點,而不再陷於模糊不清的食品流通所帶來的健康風險之中,我們將從這堂課,一起來分析探討。

講題(南區):頭家變專家:從三聚氰胺事件談公共衛生的草根民主
講者:蔡宏政 老師/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 助理教授
課程簡介:從2008年9月12日開始,台灣人赫然發現,過量三聚氰胺的風險原來早已無孔不入地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層面,舉凡麵包、餅乾、糕餅、奶茶、冰淇淋、布丁、三合一咖啡、玉米濃湯、泡麵、巧克力、台北公館汀州路的人氣紅豆餅、甚至於有機肥料所種出來的蔬菜都「可能」造成危害。面對此一潛藏風險,政府檢驗標準一日數變,專家學者意見兩極,媒體則公開對槓。通過這門課,我們希望能多理解食品風險如何產生、它對公共衛生的影響、以及政府應有的監督機制為何,讓頭家變專家,公衛的事變你我的事。

講題:從紀錄片〈油症-與毒共存〉談公衛專業與社會責任
講師群:
 郭育良 教授/臺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 教授
臺大醫院環境暨職業醫學科 主任
 蔡崇隆 導演/中正大學、靜宜大學、台南藝術大學兼任教師
 邱曉玲 老師/臺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碩士
 油症受害朋友
課程簡介:民國68年4月起,彰化縣鹿港、福興等地民眾,陸續發生不明原因的皮膚病。同時期台中縣大雅鄉惠明盲校師生,神岡、潭子等地之工人團體陸續發病。經調查發現,患者係食用多氯聯苯污染之米糠油所致,故稱其為油症。之後研究發現,油症中毒者並不只暴露於多氯聯苯,且暴露於其加熱後之產物 – 多氯呋喃。由於多氯聯苯及多氯呋喃均為代謝極慢之化學物質,可以長期留在人體中,因此中毒之育齡及育齡前之女性,在生育第二代時,胎兒易受到經胎盤之多氯聯苯及多氯呋喃暴露。且動物實驗之中顯示在環境荷爾蒙之暴露後,對於健康之效應,可能經由生殖細胞傳遞給第三代。
已知的健康效應仍然持續影響著這群油症的受害者,這件在臺灣環保及公衛史上嚴重的悲劇之一,受害者到目前為止無法從國家或加害者身上得到持續且制度性的補償,經過時間的累積,還有多少人記得?在國民教育中沒有,甚至在醫學基礎教育中也沒有太多著墨,事發至今經過三十年,社會大眾大多已經淡忘,但事件本身的影響卻沒有停止,受害者仍與體內的多氯聯苯共生共滅。究竟這些年來,政府、醫療公衛人員、甚至社會大眾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又從中獲得了怎樣的教訓?
郭育良教授長期追蹤這一群暴露多氯聯苯的油症受害者之健康效應,而紀錄片<油症-與毒共存>經過長期田野調查,蒐集當年珍貴資料畫面,尋訪暴露受害的惠明學校師生及地區居民,重新拼湊此一公害事件的完整樣貌,真實記錄中毒事件發生後,油症受害者身上毒素所帶來的終身影響。
本課程期待藉由環境公害歷史事件的回顧探討,能提升公共衛生專業人員對環境醫學的科學認知,進而體認除了提供公共衛生專業知識外,還應該要對社會上這樣一群相對弱勢的人負起更多人道關懷和社會責任。
 關於紀錄片《油症-與毒共存》
1979年,台灣發生了兩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事件:
多氯聯苯毒油事件-環境公害史上最嚴重的悲劇;
美麗島事件-黨外民主運動的重挫與轉捩點。
三十年後,台灣已成亞洲最民主國家之一,
但多氯聯苯油症受害者卻幾近戲劇性地從人間蒸發。
本片尋訪當年不幸中毒的惠明學校盲生與窮鄉居民,
探索毒油事件的科學真相,意外發現台灣竟然重蹈日本公害覆轍,厄運原可避免。
而被遺忘的油症倖存者與生來即帶有餘毒的第二代,只能憑著強韌的意志力,
與血液中的世紀之毒進行唐吉軻德式的永生搏鬥…
觀賞預告片請連結至http://www.wretch.cc/blog/surviving/27060685
 

 
top  
出 版 資 訊  
   
top  
相  關  訊  息  
   
top  

 
編輯者:「影像與醫療的歷史」計畫助理 黃文宏  
發行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像與醫療的歷史」計畫  
創刊日期:2005年05月16日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1日  
E-mail:huangwh@gate.sinica.edu.tw  
   
「影像與醫療的歷史」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