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簡介 計畫成員 活動通告 活動紀錄 文獻資料庫 影像資料庫 討論區 相關網站
【電子報】
首頁 > 計畫簡介
中央研究院主題研究計畫
「影像與醫療的歷史」計畫簡介
     
 
一、計畫說明:

  本計畫以「影像與醫療的歷史」為題,進行為期三年的研究,主要運用圖像、影片等視覺史料,從觀看經驗及其影響入手,探討近四百年來的醫療史發展。

  醫療史研究近年來已逐漸脫離名醫偉人的敘述模式以及內外史區隔的觀點,代之而起的重要課題,包括醫療知識的形塑機制、建構過程、傳播管道、說服方式,以及其中各個層面參與者的社群關係和文化行為等,而影像正是探討這類新興課題的利器。醫療發展中的視覺材料,不論是自古以來醫書中臟腑圖,或是近代醫學顯影技術下的各種照片,乃至紀錄疾病及其治療過程的動態畫面等,在其產出的當下便影響著醫療知識的進程與傳播,而在時過境遷之後更成了研究醫療史的重要素材。

  本計畫邀集國內八位學者,收集並研究近四百年醫療史中的視覺史料。就性質言,包括傳統醫書、現代醫學研究、乃至醫療新知推廣過程中的各種圖畫、照相、影片等。就空間言,則橫跨東西,包括近代台灣、傳統中國和十九世紀以降的英法。研究者除了針對這些影像的內容和組成形式等項目進行圖像學的分析之外,更重要的,是探討這些影像的產製過程、預設觀者、運用情況,及其在醫療知識之形成與演變過程中的重要性,分別從「專家與常民」、「傳統與現代」,以及「本土與國際」等幾個共同關懷的角度切入,深入研討,形成對近代醫療史的整體理解,並為醫療史作為一個研究領域提供以視覺史料為基礎的新觀點。

 
二、英文摘要: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study medical history of the past four hundred years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duction, application and influences of images.

  Medical historians have seriously reflected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history and in recent years gradually parted away from traditional hagiographical descriptions of great doctors. Instead, subjects such as the ways in which medical knowledge was researched, formed, represented and disseminated as well as the peopl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including doctors, patients and their related communities, have all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And images are no doubt one of and perhaps the best material to study these historical subjects. Visual materials produced and utiliz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history, whether paintings or charts in traditional medical texts, pictures from X-ray, microscopes or ultrasounds in modern technologies, or documentary films used to update medical knowledge as well as to depict the impact of diseases, influenced the formation and expression of medical knowledge at their respective historical times and serve as useful venues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afterwards.

  This project invites eight scholars to collect, categorize and analyze visual materials in medical history, including drawings, photos, films and exhibition objects ranging from traditional China, early modern Europe and twentieth century Taiwan. In addition to iconographical analysis, investigators will examine these images with regard to their process of production, intended readers and viewers, application conditions and the influences these images exerted in the 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medical knowledge. The distinctions and border-crossings between professionals and laity,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as well as loc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will be explored with special interest in order to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of medical history with the help of images.

 

 

三、計畫內容:

(一) 研究目標與重點:

(1)背景、目的、重要性

  醫療史研究自二十世紀以來即不絕如縷,近年來尤其成果豐碩。早期的研究,不論中西,皆致力於探討人類醫療知識的進步歷程或著名醫者之重大發現。同時,基於傳統科技史研究的模式,視醫療專業為一般社會文化的對立面,將探討醫學內部知識和分析醫學的社會影響等各種課題,以「內史」和「外史」的範疇區隔開來。這類進步史觀或內外區隔的研究取徑,近年來都受到挑戰。學者在反省歷史研究的史料、方法、乃至意義之時,對於醫療科技乃植根並鑲嵌於社會文化之中,醫療科技的參與者(不論是醫護技術之研發與施行者、病人及其親友、或一般醫療資源的使用者乃至傳播者)即構成一個個不同的社群此一事實,有了更深刻的警覺與認識。因此,醫療技術的演變與發展不再被當作天縱英才般的聖賢傳統來記載,而被放回當時代的歷史脈絡中來理解,而內外史之區隔亦不敷使用。代之而起的重要課題,包括醫療知識的形塑機制、建構過程、傳播管道、說服方式,以及其中各個層面參與者的社群關係和文化行為等,而影像正是探討這類新興課題的利器。醫療發展中的視覺材料,不論是自古以來醫書中的經脈、臟腑與本草圖譜,或是近代醫學顯影技術下的各種照片,乃至紀錄疾病及其治療過程的動態畫面等,在其產出的當下便影響著醫療知識的進程與傳播,而在時過境遷之後更成了研究醫療史的重要素材。

  首先,圖像固然可以佐證並補充文字記載不足之處,但更重要的是其立即性與同時性可呈現文字敘述所無法捕捉的細節和氣氛,較之文字,更能具體展現傳統醫學中的身體想像、治病技藝的演變、醫病關係的實況、病者與病家的自我認知,乃至疾病對社會的衝擊。其次,視覺資料作為一種媒介,具備「有圖為證」「眼見為憑」的效果,不但傳達醫療知識、形塑醫療行為並且創造新的醫療傳統,同時也扮演著界定疾病與健康、污穢與衛生、進步與落後的重要角色。自十七世紀東西方醫學接觸之始,不論對自詡先進的文明傳播者,或對欲拒還迎的文明繼受者而言,與醫療相關的影像都在觀者心中造成震撼,挑戰其原有的思維體系。最後,從十九世紀照相技術逐漸發展到二十世紀影片製作日新月異,人們能觀看的資訊大增而性質丕變。從傳統的手繪、圖版、照片,到X光、超音波、顯微攝影以及核磁共振顯影,觀看的經驗左右著人們對於身體、疾病、痛苦、治療乃至生命本身的理解。然而,所有新興醫療技術之影像皆非一目了然,其中所需要的解讀能力,和傳統醫書中的圖像類似,是界定甚或區隔醫生與病患、專家與常民的一種方式。由此看來,不論是研究醫療傳統之內部發展、不同醫療體系之間的競爭交流、或是醫療與社會文化的互動影響,對影像的分析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自1895年第一張X光片出現以來,西方學界對於影像在醫學發展中的重要性已探討有年,近來更將視角擴展至科學攝影之前的各種圖像,嘗試透過視覺史料來理解醫療這一門技藝的演進歷程(詳見下參考書目)。中國史的研究在這方面起步較晚,除少數學者在藝術史或圖像史的會議或專書中有零星的報告外,唯有2005年9月由英國衛康醫學研究中心(The 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t University College of London)在北京舉辦的「圖像醫療史研討會」屬於比較全面性的嘗試。史語所自1992年成立「疾病、醫療與文化」讀書討論會(後於1997年發展為「生命醫療史研究室」),十多年來結合所內外同道,針對東西方醫學傳統中之各種議題進行研究,皆獲致豐盛成果。而在以文字為主的探索中亦發現視覺史料的獨特性與重要性。因此,計畫總主持人在三年前邀集學者共同研討,並於兩年前提出本計畫之先導計畫,嘗試突破文字作為主要甚至唯一媒介之情況。三年下來,共舉辦了二十四場討論會和五次工作坊,(細節參計畫網站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 /ih/index.html),經過數度摸索和詳細規劃,決定以「影像與醫療的歷史」為題,正式提出為期三年的主題計畫。

(2) 整合之必要性

  醫療史的範圍廣泛,涉及的視覺材料種類繁多,為了能夠集中焦點卻不劃地自限,本計畫邀集國內八位學者,收集並研究醫療史中的視覺史料,除了針對這些影像的內容和組成形式等項目進行圖像學的分析之外,更重要的,是探討這些影像的產製過程、預設觀者、運用情況,及其在醫療知識之形成與演變過程中的重要性。狹義言之,空間上,八位學者將分別處理台灣、中國和英法等國的醫療發展,時間上,則以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的四百年為主。然而廣義言之,這四百年正是東西方醫療傳統開始接觸、積極競爭,並且密切交流的時代。不論中國、台灣,都曾間接透過日本或直接面對西方的挑戰,而所謂西方亦非同質等量,英美和歐陸在十九到二十世紀之間亦各有所擅,互見消長。為了兼顧細緻分析的微觀研究和縱覽全局的巨觀整合,八位學者將在收集資料和切入角度等方面分工合作。

  就史料性質言,八位學者針對各自主題收集整理的醫療影像,包括了傳統圖譜、近代照相與影片,以及博物館等視覺空間。其中涵蓋正統和民間傳抄醫書中的木刻圖和手繪圖(李建民的臟腑圖和祝平一的病體圖)、近代新興媒體如報刊上與醫療相關的插圖(陳秀芬的畫報和張哲嘉的廣告)、研究醫療新知時生產的圖像(李尚仁的顯微鏡像和疾病分佈圖等),以及推廣醫療知識所採用的影像(李貞德的教科書解剖圖、劉士永的衛生宣導影片和戴麗娟的醫療博物館展品)等。這些影像彼此之間又可互補參照,如李建民討論十七世紀施沛的《臟腑指掌圖書》和祝平一分析明清痧證翻圖,皆針對傳統醫書作論。臟腑圖的形式及其演變,可和李貞德探討台灣醫療教育中對女性身體結構的解剖圖對照。教科書中的解剖圖,雖然以學生而非學者為對象,卻和劉士永處理的衛生教育影片以及李尚仁討論瘧疾研究中的醫療影像相似,具有正式醫療教育的性質,而和張哲嘉的醫藥廣告圖像、陳秀芬的報刊圖畫,以及戴麗娟的博物館展品等形塑常民醫療知識的影像不同,可以互為參佐。

  就切入角度言,專家與常民的對照,正是多位學者關注的焦點。李建民的臟腑圖和李尚仁的瘧疾研究,固然都屬專家的領域,其知識卻需推向常民,方才具有大用,尤其瘧疾涉及公共衛生,不論在研究階段或宣導過程,都利用了大量的影像資料。而祝平一將痧證翻圖視為常民表現病痛與尋求治療的手段,張哲嘉則說明藥廠如何透過廣告建構常民的醫藥知識,兩者皆欲透過圖像,傳達與正統醫療參差落差的現象。李貞德、劉士永的醫療教育宣導素材,其產製過程則涉及專家、半專家和一般人,預設的讀者和觀眾更是學生與民眾。戴麗娟所研究的公共救濟博物館屬於公家機關,其展覽亦具有推廣特定醫療史觀的意義,都是跨越專家與常民界線的行動。事實上,專家與常民的分野,也涉及傳統到現代的轉變。原本屬於專家的醫療知識,在近代公民教育的過程中透過影像的呈現而開放出來,醫藥知識邁向科學標準而認知管道卻多元並起,似乎標誌了現代向傳統決裂的一個現象。而這個科學標準來自西方,對於東方醫療傳統乃至思維體系和生活習慣的衝擊,在陳秀芬、張哲嘉處理的近代以來中國和劉士永、李貞德討論的日治前後的台灣都能看到。簡言之,八位學者雖然就各自的子計畫進行研討,卻將因「專家與常民」、「傳統與現代」,以及「本土與國際」等幾個共同的關懷,形成對近代醫療史的整體理解,並為醫療史作為一個研究領域提供以視覺史料為基礎的新觀點。

(3)人力配合度與資源之整合

  本計畫之八位學者,皆具備豐富之醫療史研究經驗,其中不乏以圖像影片等史料輔佐論證者(詳見各子計畫主持人履歷及著作目錄)。李建民長年鑽研中國古典醫學史,近年專注於經典形成的歷程,對於圖像在其中的位置多所涉獵。祝平一、陳秀芬和張哲嘉的專長便是明清的疾病與醫療,相關著作豐富,本次將觸角拓展至圖像史料,應當更有收穫。劉士永專事台灣醫學史之研究,與美日韓等地學者長期對話交流,本次亦將援引各國相關學者之助。李尚仁自博士生時代即探討十九世紀英國醫學及其與東方醫療傳統的互動,對於熱帶醫學發展史著墨更多,此次探討英國瘧疾研究中的視覺經驗,想必游刃有餘。戴麗娟亦自博士生時代即處理博物館在法國學術現代化過程中的地位與影響,醫療博物館亦在其專長範圍之中。李貞德過去十多年的研究以傳統中國的性別與醫療為主,近幾年則因參與本院「宗教與醫療」之主題計畫而將視角轉向台灣史方面的相關課題,之前已有成果發表,本次將繼續擴展其研究。而過去兩年擔任本計畫之先導計畫主持人,所累積的協調與整合能力,將有助於未來正式計畫的執行。八位學者所能運用的語言文字,包括中、日、英、法等,和其他國家相關領域學者之交流頻繁。其中五位任職史語所,兩位任職中研院近史所與台史所,一位任職政大歷史系,聯絡方便,過去亦因史語所醫療史研究室之相關活動和先導計畫中之工作坊,多所接觸,互動良好。各項儀器設備之共用亦不成問題,應可合作愉快。

(4)參考書目舉隅

Bellows, Andy Masaki, Marina McDougall and Brigitte Berg, Science is Fiction, Cambridge: MIT Press, 2000.

Crary, Jonathan, Techniques of the Observer: On Vis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Cambridge: MIT Press, 1990.

Daston, Lorrain ed., Things that Talks: Objects Lessons from Art and Science, New York: Zone Books, 2004.

Fox, Daniel M., and Christopher Lawrence, Photographing Medicine: Images and Power in Britainand American since 1840,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88.

Gilman, Sander L., Disease and Representation: Images of Illness from Madness to AIDS, Ithaca: Cornell UP, 1988.

Jones, Caroline A., and Peter Galison eds., Picturing Science, Producing Art,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Lynch, Michael and Steve Woolgar eds., Representation in Scientific Practice, Cambridge: MIT Press, 1990.

Mazzolini, Renato G.,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Science Prior to 1900, Pirenze, 1993.

Newman, Karen, Fetal Postions: Individualism, Science, Visuality, Stanford: Stanford UP, 1996.

Stafford, Barbara Maria, Artful Science: Enlightenment, Entertainment, and the Eclipse of Visual Education, Cambridge: MIT Press, 1994.

 

(二) 研究方法及進行步驟:

  如前所述,本計畫既以視覺史料為基礎進行醫療史研究,對於影像素材的圖像學分析自不可少。然而,僅僅是圖像學的分析並不足以彰顯影像在醫療史中的重要意義。因此,本計畫將環繞這些影像的產製過程、預設讀者與觀眾、運用情況及其衝擊等課題詳細描述與分析,以期說明這些圖畫、照相、影片和展品在醫療知識的形成和流佈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為達目標,首先勢必先收集大量史料、整理分類;對於傳統醫籍中的圖像進行考證,比對圖文之異同;處理實驗室中為研發醫學新知所生產的影像,必須乞靈於科學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近代新興媒體中的醫藥圖像,將置於現代化課題與跨國企業的研究中分析;教育宣導影像的產製及作用,應搭配口述訪談以求深化;而觀察博物館藏品與展覽,則勢必參考人類學的研究經驗。要之,將隨史料性質與課題時空之不同,兼採歷史考證、口述訪問、參與觀察、圖像分析,以及藝術史、科學史和文化研究等各種領域的手段與方法。第一年以收集資料、整理分類為主,第二年分析各類影像並補充不足之處,第三年撰寫論文並發表。研究過程中,總計畫將努力支援錄音、拍照、攝影、拷貝、剪輯之器材與技術,並以群信、電子報和網頁等與各子計畫互通訊息。

 

(三) 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及具體成果:

  如前所述,本計畫以三年為期,第一年以收集資料、整理分類為主,第二年分析各類影像並補充不足之處,第三年撰寫論文並發表。而在計畫執行的三年間,將定期舉行討論月會,半年舉辦一次工作坊,提供史料性質、切入角度和主要論題相近之子計畫主持人交流切磋,最後一年則舉辦正式學術研討會,由各子計畫主持人發表初部研究成果,邀請國內外相關學者共同參與討論。期望除了各子計畫分別發表論文之外,也能於計畫結案之後,將成果集結成書出版,從「專家與常民」、「傳統與現代」,以及「本土與國際」等幾個共同切入點,利用視覺材料,為醫療史作為一個研究領域提供新的觀點與詮釋。

 

 

四、子計畫題目
 
總計畫名稱
總計畫共同主持人
影像與醫療的歷史
李貞德
祝平一
子計畫名稱
子計畫主持人
子計畫一

觀看與古典醫學「臟腑圖」的歷史

李建民
子計畫二

影像、苦痛與常民醫療:痧證與翻圖研究

祝平一
子計畫三

醫療、疾病與身體──以清末報刊圖畫為例的探討,1872-1912

陳秀芬
子計畫四

清末民初報刊中藥品廣告的表現策略──全球化與本土化之間

張哲嘉
子計畫五

影像與台灣婦女健康教育史

李貞德
子計畫六

影像紀錄下的台灣疾病群像

劉士永
子計畫七

從無形瘴氣到有形寄生蟲:視覺圖像與英國瘧疾研究,1880-1940

李尚仁
子計畫八

法國公共救濟博物館展覽中的病人群像

戴麗娟

 

 

訪問人數:  
網站建置維護:黃文宏 

 

電話:(02)2782-95555 轉353 傳真:(02)2786-8834

地址:台北市115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研究大樓617室